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印度对西方心态更自信也更敏感

    2022-11-23 11:05:34 来源:环球网

    在刚刚结束的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和印尼巴厘岛G20峰会上,印度的表现无疑都很活跃。

    印度在全球气候问题上正呈现出比以往更加积极和自信的态度。在包括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努力下,COP27“创造了历史”,各方同意设立期待已久的“损失和损害”基金,援助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

    而在从巴厘岛G20峰会返程的航班上,印度总理莫迪的手提箱里多了一件特殊物品:象征G20轮值主席国身份的木槌。从今年12月1日开始,印度将担任为期一年的G20 轮值主席国。有印度媒体称,“这是印度向前迈进,并可以从规则接受者转为规则制定者的时刻”。

    显然,印度对自身地位和作用的认知已经逐渐发生改变。早在2015年2月,莫迪就曾表示,在全球经济和政治架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印度的外交官们要帮助印度成为全球的“领导性力量”,而非只是国际体系中的“平衡性力量”。从那时起,印度就朝着成为一个“领导性大国”的目标大步迈进。在“四方安全对话”中,它是美西方的重要伙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COP)上,它代表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负起责任;在G20峰会上,它又试图扮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调停人”。在其他多边机制中,印度同样在力图向世界证明新德里有信心成为一个负责任、有作为的全球公共产品提供者。

    从消极到积极,从被动到主动,印度的这种变化由何而来?我们可以从能力和动力两个层面进行观察。

    在能力层面,一个现实是,现在的国际环境对印度而言是相对有利的,这种环境给了印度可以更加积极发挥作用的空间。世界体系正在发生着剧烈变化,这使印度成为各方试图拉拢的对象,莫迪政府也通过外交战略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了一些有利机遇。印度正在试图摆脱不结盟政策的束缚,积极向美西方靠拢,与此同时,它依然继续坚决主张印度的国家利益,坚持“属于印度自己的立场”。在文化、军事和经济等领域,印度也不失时机地四处出击,寻求合作机会,争取展现印度的国家形象和发展成果。

    在动力层面,印度更倾向于相信自身国际地位的提升是源于实力的发展,以及其政治、军事、经济分量在全球体系中所占比重的快速增加。全球第五大的经济规模、较快的经济复苏速度等都令许多印度人相信,印度已经今非昔比,因此需要拥有更符合自身当前体量的国际角色。这种心态让莫迪政府的外交政策得到国内的普遍支持。根据印度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的近期调查,大多数人对印度的外交政策表示认可,77%的受访者将其评为“好”或“非常好”,认为莫迪政府有效应对了新挑战,体现了印度的大国抱负。

    印度对西方心态更自信也更敏感

    对于印人党或莫迪自己而言,谋求“自信的领导大国”地位则有着更深一层的政治考量。首先,印人党将自己与印度国际地位的提升绑在一起。印人党认为,如果其成为一个更强大、更自信的“新印度”的代表,则象征着印度已经摆脱国大党时期在外交方面的犹疑不决和消极姿态。其次,尼赫鲁之后,印度没有再出现过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莫迪此番加强提升自身国际形象,不但能够有力地增加其国内支持度,为印人党的选举增添助力,也可以为自己留下作为一位“伟大政治家”的丰厚遗产。最后,在外交舞台上的亮眼表现可以淡化印人党所面临的一些国内矛盾,也给了印人党一个将自身价值理念推向全世界的机会。印人党所代表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在国内受到反对党批评,但莫迪政府试图用文化外交来减轻国内压力。比如,印度公布的G20标志是一个安坐在莲花上的地球。

    现实和理想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印度将自身视作一个“领导大国”,也希望其他国家如此看待自己,但作为一个真正的“领导大国”所需要的“结构性权力”和“联系性权力”,印度还没有完全具备。印度不止一次抱怨过即便是美西方国家也没有真诚地尊重自己的利益,这也造成印度目前的矛盾心态。一方面是自身自信的快速提升,另一方面是对没有获得外界“应有尊重”的高度敏感。我们也要理解和谨慎看待印度这样的心态,同时更深入地审视其动力和可能带来的结果。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