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体系的支持者表示,固定期项目合同有助于资金流动和竞争,从而振兴科研。然而,批评人士认为,在没有资金保障的情况下,有抱负的研究人员,尤其是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可能不愿意在长远的个人生活规划中选择应对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项目。
在中国,人才是第一资源。对于高层次人才,高校除了提供年薪外各类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还会根据各自条件在头几年内提供免租周转房、过渡期校聘副教授待遇、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等。
在中国的六年里,服部组建后的实验室不仅获得了相当于1亿多日元的资金,他本人也被授予了教授的职称。
中国科研实力日益增强,日本青年学者掀起赴华浪潮
服部表示:“据我所知,很多青年日本科学家正在中国开展科研工作。”其中大多数人从事基础研究,如理论物理、天文学和生命科学。
中国过去常常从海外招募退休的科学家,以此希望吸引青年才俊,提高中国的科研能力,但如今越来越多科学家主动选择前往中国做研究,在世界各国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
因其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80岁的化学家藤岛昭被视为有潜力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学者。去年他和研究团队迁至中国,震惊日本科学界。
评论人士称,藤岛昭和他的团队正在寻找一个可以继续研究的高校环境,而这所学校就在中国。藤岛昭曾任东京理科大学校长,现在他已经接受了上海理工大学提供的全职职位。
中国现在的科研影响力令人刮目相看。日本国立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发布的《科学技术指标2022》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0年,中国在全球科学与工程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一。
同期,中国在此类出版物中的论文引用数量分别位居全球前10%和前1%,而日本在三个类别中分别排名第五、第十二、第十,呈下滑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