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39配备有130毫米(20枚)、230毫米(6枚)及239毫米(6枚)等3种不同口径火箭发射箱,并可以发射多种GPS制导与传统非制导火箭弹,其中射程最大的239毫米精确制导火箭弹的打击距离远达80公里,纸面性能相当可观。但在自动化操作以及实战经验上,K239与“海马斯”相比尚有一段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波兰第四次从韩国大规模采购主战武器——此前分别是主战坦克、自行火炮和战斗机,而且原因如出一辙:美国为保证优先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无法如期交付波兰此前订购的装备,迫使波兰不得不转而求其次。
美国也对这种局面非常担忧。《防务新闻》称,五角大楼已经注意到,俄乌冲突的规模、双方参战部队的数量和使用的技术,与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小打小闹”明显不同。
激烈的战场消耗暴露出美军工制造业的不足。报道称,美国每年生产的155毫米炮弹约为8万发,仅够俄乌冲突两周的战斗消耗。一名美国国防部官员说,由于美国大量从库存中抽调155毫米炮弹援助乌克兰,现在美军的相关炮弹库存“低得令人不安”。与之类似的还有曾在冲突中名噪一时的“标枪”反坦克导弹。乌克兰在俄乌冲突爆发的第一周就使用了300枚“标枪”导弹,而美国的年产量仅有2100枚——也就够乌克兰使用七周。
至于“海马斯”等重型装备,美国的交付速度更慢。为解决这个难题,五角大楼已经提出各种设想,包括优化采购流程、引进更多的商业公司与现有的军工复合体展开竞争等。但这些招数不管是否有用,但在短期都无法改变当前美国军工制造能力低下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