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全世界都在“美国化”?不,是“饭圈化”

    2022-06-03 10:47:04 来源:观察者网

    哪怕只从特朗普当选那年算起,美国政治极化也已经很久了,这么多年没有什么改善,反而愈演愈烈。最近又添了新的例子,5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就一项保护女性堕胎权法案进行程序性投票,结果以49:51未获得通过,妥妥的“中分”。

    放眼全球,英国脱欧公投、民粹政党崛起,政治极化逐渐加剧与政治妥协日益艰难的现象,在选举政治国家中有点习以为常了,和美国相比或许只是有点程度和新闻覆盖度的差别。

    想起一句曾经感动无数人,但后来有点流于玩笑的话——“今夜我们都是美国人”,现在看来,在很多地方反而真的有点要“实现”的意思。

    美国政治学家史蒂文·列维茨基(Steven Levitsky)和丹尼尔·兹比拉特(Daniel Ziblatt)在他们的著作《民主如何死亡(How Democracies Die)》里面,对于美国的政治极化和特朗普的上台有这么一段评论:

    “我们的宪法和文化并不能保证我们免于民主崩溃。我们经历过政治灾难,当地区和党派的敌意分裂国家,我们就陷入了内战。我们的宪政体系在内战后恢复了,民主党和共和党发展了新的政治规范和实践,维护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政治稳定。但这种政治稳定的代价,是种族排斥和美国南部威权主义的一党统治。在1965年之后,美国才真正完全实现了民主。然而矛盾的是,正是这一过程,带来了美国政治根本性的重组,反而导致了我们的政党陷入深度极化。这一极化比内战重建后的任何时期都要严重,导致了一系列政治规范的崩溃,从而危及了我们的民主。”

    简单来说,美国当前民主的威胁,是因为1965年民权法案赋予少数族裔的民主带来的,而美国民主在内战后的稳定,本质上是因为针对少数族裔的不民主带来的。

    不民主带来民主,民主又带来不民主……是不是有种微妙的辩证法的感觉?

    《民主如何死亡》的作者参加读书会,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人人生而平等”,但谁是“人人”?

    “不民主”其实是美国“与生俱来”的长期特点。当美国刚刚独立,美国成为世界民主制度先驱的时候,独立宣言里面写的“人人生而平等”中的“人人”,本质上并不包括没有政治权利的妇女和被奴役的广大少数族裔。

    而美国的民主即便在这样的限定条件下也并没有避免政治的极化和分裂,最终还是得靠内战来解决争端。

    但内战也仍然没有解决因为奴隶制而带来的政治分裂:南方的民主党拒绝接受曾经的奴隶享有政治权利,在重建年代进行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和准军事化的暴乱,最终才迫使了共和党妥协——代价是刚被解放的奴隶再次被剥夺了政治权利,南方成为事实上的民主党一党制地区,直到民权运动时期。

    只要没有棘手的黑人问题,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争斗终究只是白人内部矛盾。内部矛盾当然会相对“和谐”点,因此美国政治看似美好的从前,其实正是大量民众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时代。

    这也就是列维茨基和兹比拉特所表述的,“不民主”带来“民主”。

    更多的人获得政治权利,成为社会的一部分,怎么说也是件好事,但为什么这件好事往往又会变成坏事呢?

    “老人”为什么不欢迎“新人”?

    先拿网络社区来举例吧。如果有人关注过一些不太主流的“二次元”网络社区,比如某个游戏或者动漫的论坛,你会发现很多人对于论坛的发展壮大是抱有矛盾心理的:一方面,自家的游戏火了当然是好事,但另一方面,大家又会惧怕那些新人跟原住民不是一条心。

    假如这些新人拥有着与老人完全不同的观念和审美品位,甚至有着不同的崇拜对象,那问题就麻烦了。比如一个俱乐部新转来了或者培养了一个超级巨星,那势必会带来一批巨星的个人粉丝,那么跟原有俱乐部的粉丝就未必能兼容,老人与新人的吵架就会变成日常团建。或者……你看看C罗和梅西的粉丝们(以及反串的“粉丝”们)四处乱窜掀起的腥风血雨?

    当然,饭圈互怼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新时代的网民就是要有喷与被喷的觉悟,喷不过也可以装死或者跑路另立门户,也可以一开始就躲进自己的信息茧房里。

    无论如何,成员群体的扩大,时常带来麻烦,威胁原有社区的稳定性。而这些麻烦的大小,取决于新老成员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共同点有多少。

    同样的道理,这个世界上很多国家在扩大选举权、转型大众政治的过程中,都会经历政治动荡。新崛起的代表大众利益的左翼政党和极端主义政党,往往会冲击原有的政治格局,从而带来政治纷争。这些政治纷争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各派政治势力之间不能妥协,那么就很容易迎来内战或者极端主义政党的夺权。毕竟现实世界不是网络,你不能逃也不能躺,那只能斗个你死我活。

    而对于美国来说,民权运动所扩大的选举权还有一个特殊性,那就是新获得政治权利的少数族裔,跟美国原有的主流白人群体在身份认同上完全不同。而随着这些少数族裔大量地加入民主党,南方白人改为加入共和党,美国的两党开始重组为更极端的形态。

    在重组之前,共和党和民主党都是以白人为主、内部包含不同政治派别的政党,民主党内部有南方的保守派,而共和党内部也有东北部的自由派。两党之间的交集越多,意味着他们可以妥协和谈判的事务就越多,不管是自由派还是保守派的议题都可以在对方内部找到一些支持者。

    但是在重组之后,几乎所有的自由派、少数族裔和世俗人士都转向了民主党,而保守派和宗教信仰强烈的白人则大量转向了共和党,两党之间在种族、宗教、文化上几乎完全对立了起来。

    用饭圈的话说,就是粉丝提纯,不认同本党唯一价值观的,请自觉前往对立党派,不要拖本党后腿。保守派民主党人或者黑人共和党这样的组合不是没有,但是非常少,并不足以影响大局。

    特别是,面对着少数族裔势力逐渐在美国成为主流,很多原先占据绝对霸权的白人自然感到了一种生存危机,担心自己的身份从此将成为少数派,而美国也将变色,需要坚决抵御民主党对美利坚民族正统的腐化。最近的白人至上主义枪击案,看似极端,其实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而民主党对于这种身份政治也毫不避讳,一方面将自己视为各种少数族裔和少数派认同的正义代言人,一方面将共和党主流的保守派白人视为落后反动势力,欲除之而后快。

    问题在于,民主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如果两方整天只想着不择手段搞死自己的对手,那再良好的制度也禁不起折腾。比如,当特朗普不承认2020年大选结果,指责民主党阴谋政变之后,将民主党和建制派视为美利坚叛徒的特朗普支持者们,就顺理成章地冲击了国会山,意图推翻现存秩序。

    显然,成文制度本身不足以维持民主,不然我们就不会看到那么多政变和内战了。维持政治的正常运转,同样需要政治参与者们自身的妥协和忍让。美国政治在内战后一直保持相对稳定,也是因为一直以来,美国两党的政客们即便政见不同,但私下也会保持良好关系,不将对方视为仇敌,也会在面对危机时妥协退让。

    但正如我们刚才谈到的,两党间这样的默契在民权运动之后随着选民结构的变化和政党的重组而逐渐破碎。当两党开始以身份政治划分立场,逐渐将对方视为不可接受的敌人之时,政治极化和社会分裂就不可避免了。这个过程不是从特朗普上台才开始的,所以也并没有因为特朗普的下台而结束。

    流量最大的玩法是什么?

    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民主党和共和党一定要玩身份政治斗个你死我活,而不能维持住以往的体面玩法呢?因为这样做在全民政治的新时代有利可图。

    打个比方,如果两个明星在竞争咖位,要营销其中一个明星,想让尽可能多的人投他的票,你觉得是老老实实地跟观众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容易,还是尽可能地带节奏黑对手,组织忠诚粉丝搞集体行动来得容易?

    什么才是流量最大的玩法?不说也知道。

    就好像共和党著名政客金里奇(Gingrich)总结的:“你们是在进行一场战争,一场为了权力的战争……我们党不需要另一代温良恭俭让的乏味的置身事外的准领导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愿意在肮脏的殴斗(slug-fest)中挺身而出的人。什么是政治领袖的主要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多数派……”

    我们知道,美国政治相互扔屎是老传统了,从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中我们就有过领教。但是量变引起质变。

    在马克吐温的年代,不光选民只是少数人,选举竞争的方式也是相对精英主义的。绝大部分民众都是跟着各党派精英的意见走,竞选是不接触群众的,初选也是不考虑群众意见的。

    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面对普通大众的竞选政治,是20世纪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总统候选人的初选遵循普通党员民意而非党派精英挑选,也是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的改革。

    而像如今这样,政治人物们可以直接通过发达的社交媒体直接与每一名选民互动,接受选民的支持和捐款,这更是21世纪新时代的产物。

    所以新时代的政客,跟网红和明星越来越相似,都是靠取悦大众吃饭,唯一的区别是一个收取流量,一个收取选票。

    那么面对着一群庞大的并且具有迥异的社会经济背景的选民,最容易吸引他们关注和支持的方式是什么?显然不可能是摆事实讲道理,而是带节奏,是挑动情绪,是拉踩引战,是分化提纯选民。

    说白了,就是饭圈玩法。别嫌low,这么玩的人能赢。

    你看金里奇,就是凭借着他丰富的斗争经验和怼人词汇,把民主党黑成人民公敌和美利坚的叛徒,有效地聚拢了人心打击了对手,从而带领共和党攻城略地,四十年来第一次收复众议院,证明了他走二极管、扣帽子路线的价值。

    当然现在我们有了更好的榜样,自然就是演艺界出身,自带粉丝的喷人艺术家特朗普大统领。你别看特朗普虽然暂时输了2020总统大选,但也只有他这样富有人格魅力熟悉饭圈操作的人,能真正把共和党的斗争路线发扬光大,赢下2016年的大选,抢走民主党煮熟的鸭子。所以直到今天,共和党的大部分政客和选民也都紧密团结在特朗普周围,因为他们知道跟着他混有肉吃。

    你看当年民主党费尽心思地讲道理摆数据,苦口婆心说自由贸易协定有利于美国人,没人听。人家共和党呢?“自由贸易就是民主党卖国,让中国人偷走美国人工作,让墨西哥强奸犯来威胁美国人安全”,简单清晰,立场鲜明,贩卖焦虑,群众一呼百应,逼得民主党自己也不敢再提支持TPP。

    也不要一提饭圈就好像是一群无脑愚民,似乎是什么教育程度低的乡村红脖子才会中招,“理性”的民主党支持者不屑于参与。其实民主党也一样玩,很多自由派标榜的所谓“理性”,不过是另一种情绪罢了。

    你看民主党的网红政客AOC,不也是怼天怼地,好像所有共和党都是反动派,还要给自己包装一个为民请命的女侠形象。就连给富人加税,不光在社交媒体上火力全开,也要装模作样地跑到名流晚宴上作秀一番,最后卖两件自己网店的系列运动衫……这不是饭圈营销玩得挺明白的吗?

    AOC在富豪云集的慈善会上穿着“奇装异服”,上书“对富人征税”,图片来源:推特

    为什么饭圈政治能玩下去?

    当然,我们也不能本末倒置,民众间饭圈式的分化不光是政客们带来的,他们只是看到了这种政治饭圈存在的群众基础并加以利用罢了。

    如果只是金里奇这样的一小撮无良政客煽动民意,那美国的政治撕裂显然不至于到今天这一步。关键问题还是要回到民众头上:为什么民众吃这一套?为什么民众会支持这些政客的饭圈操作?

    首先,正如我们刚才说的,最根本的群众基础是选民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当少数族裔逐渐在政治上崛起,而主流白人族群面临生存焦虑的时候,那么民主党和共和党各自利益最大化的重组方法,一定是围绕着种族和身份政治做文章,而不是像往常那样根据经济政治议题来划分。

    毕竟,政治经济问题是能谈判能妥协的,但种族和身份问题是没法谈的,你不可能改变你的肤色,也很难改变你的信仰或者别的身份取向。这就意味着经营这些议题就一定能够收获大量铁杆选民。

    其实身份政治的威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领教到。就好像今天网上的各种饭圈,他们能够聚拢起一群收入、地域、教育水平等各方面背景都不相同的人,让人们忽略掉各自的差异,专心到眼前的信仰。“只要你支持XXX,我们就是兄弟姐妹”这可不止是个梗,人类总是需要超越世俗的身份认同,即便没有宗教,也总会找出别的东西来代替宗教。

    当然,最为强大的认同不是你支持什么,而是你反对什么,这也是为什么种族主义和十字军东征永远不会过时,只不过在当代变成了“反XX”的运动,你可以自行在里面填入任何种族、国家、身份、理念或者某个团体、某个公司,甚至某个网红。就好像很多人给拜登投票也不是因为他们觉得拜登有什么雄才大略,单纯是出于反特朗普的认同罢了。

    当少数族裔不具备选举权的时候,身份政治的问题就不足以改变政治格局。但当他们大批获得政治权利的时候,就没有人会放过围绕着身份政治构建出的铁票仓。

    种族问题,以及从中延伸出来的身份政治问题,是美国政治最大的底色没有之一,因为美国人的历史和现实都是围绕着种族展开的。

    如果你在美国投胎在黑人社区,你极大概率会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在经济地位、教育程度、健康水平上面临着劣势,并且在追求工作和面对警察时面临系统性歧视,最后过得更穷,活得更短。那么你最大的诉求,显然是希望终结这种歧视。

    反过来讲,如果你是一个白人,那么你极大概率是系统性种族歧视的受益者,自觉或不自觉地你也会更希望掩盖、维持这些让你获益的歧视,就很难跟少数族裔站到一个政治阵营里。真心实意想要解决系统性歧视的白人不是没有,但比例和能量都是有限的。

    所以正如我们一开始谈到的,种族问题是引发美国内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就连内战和重建也没有办法缓和种族间的矛盾,最后只能以事实上剥夺黑人的政治权利来掩埋这个问题。而当种族问题重新在民权运动中被提出来之后,对美国政治的挑战也并不比19世纪少多少。

    当然,客观地讲,无论哪个国家碰上种族问题都很难处理。欧洲的民粹右翼政党在二战后的崛起,也几乎都是靠经营种族和身份问题,渲染移民威胁来赢得选票的。只不过美国的少数族裔和白人族群的比例更加势均力敌,种族矛盾历史更加悠久,使得种族问题导致的政治极化更为严峻,因此在这一波政治“饭圈化”中也走在前列。而其他选举民主的国家,在经济增速下降,蛋糕难做大的情况下,也难以避免这样的趋势,在“跟进”的过程中,自然就仿佛是“美国化”了。

    一度以美国为“明灯”的“民主化浪潮”,最终变成美国领衔的“民主劣化”浪潮,历史仿佛开了个玩笑。

    5月31日,韩国男子偶像团体防弹少年团(BTS)受邀在白宫新闻办公室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发表演讲,随后又得到了美国总统拜登的接见。大家一起比心的照片颇受媒体关注,倒也成了如今政治“饭圈化”的绝佳注脚。

    (责任编辑傅鑫)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