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有继续战争的理由,俄罗斯方面也有把战争打到胜利的理由。对于俄罗斯人来讲,这场战争最终不得不回到了现代军事理论的“正轨”上来,俄罗斯必须用更多的精确制导兵器、更多的热成像和无人机来歼灭乌军有生力量,这对于整个俄罗斯军事工业都是一种挑战。当下,俄罗斯国内的军事物资生产在西方的全面制裁下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形势是“能产大件,产不够小件”。
笔者能够确定的是,俄罗斯14年以后重点攻关的几个“杀手锏武器”,包括“伊斯坎德尔”、“口径”等武器,尽管产量相对受限,但基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俄军在5月份宣传其“口径”产能能达到日均20枚,这一数字相较于当下俄乌冲突中日均4-8枚的使用数量显然有所夸张,但至少证明该型武器有序生产。俄军面临的问题是,包括“红土地”在内,对前线战局至关重要的“小件”俄军无法“足质足量”地提供给前线部队,影响了前线部队的效能。而提高这些小型精确制导武器的效能,对俄罗斯而言是一个地缘政治问题。
作为一个专注于军事评论的文章,笔者不太想在国际政治领域着墨过多。但俄乌冲突进行了接近百天,现在的态势很难能脱开国际形势去进行纯粹的军事讨论。在当前的态势下,这场战争已经回归到了20世纪“总体战”的模式,是一场较为纯粹的消耗战争,但这场战争已经不是单纯的国力之争,是“俄军耗尽乌军最后一滴血”还是“乌军耗尽俄军最后一辆坦克”已经取决于当前国际形势下这两个国家在未来国际博弈中的地位。
北约虽然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但北约的库存也不是无限的。可以预见到的是,在乌克兰战场上掉在俄军头上的炮弹和标枪越多,登陆那一天掉在我们指战员头上的炮弹就越少。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两线作战”的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集团也需要权衡利弊——如果北约真的开始用库存以外的,乃至现役部队的物资进行援乌,那么国际形势显然也朝着对美国来讲不可控的方向发展。毕竟21世纪的今天,能够独立大量生产技术兵器和精确制导弹药的国家,除了美国以外还有第二家。就算出于利益国际局势不会朝着过激的方向发展,但也没有国家敢于假装这一能力不存在。
柬埔寨炮兵实力比乌克兰强,哈萨克斯坦无人机水平比俄罗斯好 图源:社交媒体
如果说1991年的战争惊醒了我们,那么2022年的战争对于我们而言只是一种查漏补缺。我们要进行的战争比顿巴斯攻势要复杂得多。对于我们这些身处中国的观察者而言,这场战争虽然技术水平上无法比拟未来的祖国统一战争不太相似,但西方的反应有助于我们判断那一天来临时以美国为首的盟友对于我们的敌对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