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军事新闻 军事图片 每日军情参考 军事专题

俄乌冲突中“伊斯坎德尔”与“口径”之对比

关键词:
2022-05-16 08:08:39  海洋防务前沿

 转载于海洋防务前沿 

远望智库开源情报中心  侯 兵  编译

俄乌冲突作战简报经常提及各类先进导弹(火箭)武器,从火箭炮到战术(乌方)、战役战术(俄方)导弹打击各类目标。

俄乌冲突中“伊斯坎德尔”与“口径”之对比

暂且不谈火箭炮,今天主要对比一下以“口径”为代表的巡航导弹和以“伊斯坎德尔”为代表的弹道导弹。

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中两种系统都使用了杀伤-爆破战斗部。俄军成功毁伤了各类军事基础设施目标,乌军损失惨重。

当然还有“匕首”,与“伊斯坎德尔”有些相似,采用“准弹道”轨迹,但“匕首”是空射系统,而“伊斯坎德尔”和“口径”从地面使用,或者部分从舰艇发射。

陆基、海基与空基导弹在重量、尺寸方面还是有差别的。

一、历史

回顾历史,两种类型的导弹都起源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德国的导弹。

“阿古斯”公司的V-1是现代巡航导弹的原型,而冯·布劳恩设计的V-2——第一种弹道导弹,后来随着射程的增加称为洲际弹道导弹。尽管英国当时算不上一个独立的大洲,但是……

无论如何可以认为,V-1作为巡航导弹,V-2作为弹道导弹是成功的。导弹发射(V-2甚至从空中运载工具发射)后击中了目标,防空兵或防空歼击机未能击落它们,造成了一定损失。

战后苏联、美国和英国在V1、V2基础上研制了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当然,这些武器的现代型号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德国工程师当年的创举大相径庭,但总体构想保留至今。

分析一下异同之处。

二、轨迹、速度和射程

“伊斯坎德尔”按弹道轨迹飞行。发动机仅在发射段工作,将导弹加速至最大速度。然后导弹到达轨迹顶点,在没有发动机的参与下以最初加速度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开始下落。

“伊斯坎德尔”的最大上升高度可达100千米。9M723导弹的最大射程500千米。其主要轨迹段的高度超过50千米,反导导弹几乎无法拦截“伊斯坎德尔”。

加速段最快速度——2100米/秒。末段初速度—— 2600米/秒。飞临目标的速度——800米/秒。

“口径”巡航导弹飞行高度20至150米,根据控制模块中记忆的地图具备地形匹配能力。

巡航导弹飞行速度慢一些,如果按照弹道导弹习惯的米/秒,约280米/秒。或者是1000千米/小时。但在接近目标时,“口径”会打开加力,导弹加速至3500千米/小时或970米/秒。

使用3M-54导弹时,据公开的数据,“口径”的射程是1600千米。

这样一来,按不同轨迹运动的导弹,原则上在末段拥有几乎相同的速度。拦截处于轨迹末段的导弹绝非易事,特别是如果没有搜索、毁伤高速目标的先进装备。

巡航导弹在整条航线上飞得比弹道导弹慢,因此更容易遭到防空航空兵和防空弹炮合一系统的拦截。此外,完全可能被便携式地空导弹摧毁。

由于在整条航线上速度很快,弹道导弹很难被拦截。

三、机动性

“伊斯坎德尔”导弹可以在整条航线上机动。在加速段、末段通过空气动力舵,在大气上层航段—— 通过发动机工作时的气体动力舵。

控制反导导弹的计算机计算遭遇点非常困难,因为弹道导弹按照很奇怪的轨迹飞行,有可能通过导弹航迹上的许多点。选择导弹弹头可能飞越的下一点很偶然,因此查明规律并向下一个点发射反导导弹绝非易事。

当然,实施机动会降低弹道导弹的速度,但这样做值得。导弹围绕假设轨迹令人不解、混乱的摆动—— 对反导而言是最复杂的任务,相应地,可以大大简化弹道导弹完成下列任务:在飞往目标的航迹上突破防空反导边界。

加之“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不仅携带多个假弹头,在轨迹高段释放,迷惑敌人的反导系统,而且还有电子对抗模块,使整个场景变得更加混乱。

“口径”采用其他的行动方式。导弹飞行时,尽量避免进入雷达探测区。敌人发现不了它,反导弹道计算机束手无策。很低的飞行高度是主要优势,在一定的地点之下,地面雷达无法辐射波束。

而且地面探测雷达有许多“障碍”:高层建筑、丛林、山丘,总之,地形产生很大的干扰,而且地表的起伏也有影响。巡航导弹可以绕过雷达探测区。

俄罗斯直升机突然在基辅附近的安东诺夫机场空降,乌克兰人攻击别尔哥罗德的石油基地,都是采用这样的行动方式。

另外,巡航导弹速度不快(800-1000千米/小时)也有帮助,以这样的速度可以轻易实施机动,绕过起伏的地形和各类高层设施,不进入雷达的视界。

当然,巡航导弹也有“强敌”:预警机,能够从高处发现巡航导弹,引导防空导弹和拦截歼击机。但庞大、速度慢的预警机本身也是很好的靶子,无法处于接近前线的空域。只能用于保卫重要的目标。

原理不同。“伊斯坎德尔”飞行时不必隐藏,但飞行轨迹比较复杂,拦截如此快速的导弹非常困难。“口径”利用低飞行高度和地形起伏尽量不“暴露”。

与下降段的弹道导弹相比,处于飞行段的巡航导弹更容易被拦截、击落。

四、尺寸、重量

实施伪装并将导弹运抵发射地点—— 关键任务。

“伊斯坎德尔”更“胖”:导弹发射重量3800千克,战斗部重量—— 480千克。导弹长7.3米,直径0.92米。

“口径”就像鱼雷。发射重量约2000千克,战斗部重量400千克。导弹长8.22米,直径0.533米。

可以说,两种导弹处于一个重量级。“伊斯坎德尔”更粗,显然导弹需要大量燃料爬升至100千米的高度,弹体更坚固,从最高点射向目标时要克服强大的空气阻力。因此,更重。

巡航导弹没有上述任务,因此,与弹道导弹相比,生产、运输更加简单。

五、战斗部

这方面毫无疑问“伊斯坎德尔”占优。有四种战斗部方案:

遥控起爆的集束战斗部;

侵彻战斗部;

杀伤-爆破战斗部;

爆破燃烧战斗部。

杀伤爆破战斗部很容易理解,这是经典方案。侵彻战斗部用于毁伤深藏于地下的混凝土地堡。当然,弹道导弹以这样的速度打击目标,侵彻土地的厚度应该不成问题。地堡在劫难逃。

爆破燃烧战斗部—— 也很好理解,用于打击各类油料、导弹火炮武器仓库。那里需要点燃,然后就会夷为平地。

关于“伊斯坎德尔”的集束战斗部,可以单独说一下:

54个单元构成的杀伤战斗部,预先起爆,用于杀伤有生力量;

PTAB-2.5KO聚能杀伤单元集束战斗部,能够侵彻20毫米的装甲;

- 借助自己雷达、红外导引头的CPBE-D自瞄准杀伤单元,用于毁伤装备集结地;

- 温压战斗部,用于毁伤建筑物、掩体内的有生力量、装备;

- 远程布设PFM-1触压反步兵地雷;

- 远程布设POM-2自设置饵雷;

- 远程布设PTM-3磁反坦克地雷。

当然,使用“伊斯坎德尔”布雷是一种选择。有更简单的方式,主要是目前有更廉价的布雷方式。

自然,“伊斯坎德尔”也能将战术核弹头投向目标。

“口径”呢?只有杀伤爆破战斗部。当然,可以向敌人投送战术核弹头。而且,射程远远超过“伊斯坎德尔”。

在战斗使用方案中,“伊斯坎德尔”看上去更加威猛?但不要提前急着下结论。

六、精度

对常规战斗部而言,“伊斯坎德尔”的精度非常高。采用复合制导系统:飞行初段、中段采用惯导,飞行末段光学制导。可以与惯导联合使用“格罗纳斯”,给导弹发送新的坐标并校正飞行。

9B918光学导引头和红外制导模块能够在任何环境、昼夜条件下工作。此外,光学导引头的优势在于,电子对抗对其不起作用,而电子对抗能够破坏卫星导航或无线电通道,使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使用复合制导系统时,“伊斯坎德尔”的圆概率偏差是5-7米,采用惯导时,为10-30米。今天“伊斯坎德尔-M”导弹使用配备光学红外导引头的复合制导系统。

“口径”的精度:ARGS-54导引头距离65千米时独立截获目标,目标的数据预先装载于制导模块,与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然后导弹射向目标。圆概率偏差2-4米。

七、造价

导弹的造价通常是深藏不露的秘密。不同的来源有不同的数字,但并不是很可信。“口径”3M-54导弹通常看到的造价是5000万卢布。

“伊斯坎德尔”的9M723导弹据评估是4亿卢布,9M729—— 5亿卢布。

确实有争议,但上面的数字基本可信。“口径”在乌克兰上空成群飞行,和Kh-101一起成为互联网上几十个视频的主角,而“伊斯坎德尔”的使用要少得多。“匕首”总共才使用了一两次。

可以得出结论:

八、优点

“伊斯坎德尔”:

在任何轨迹段,除了最初加速段,几乎不可能被拦截;

命中精度高;

战斗部选择多;

不取决于天气条件;

在轨迹末段可以瞄准;

不会受到电子对抗的影响。准确地说,可能受到影响,但效果微乎其微。

“口径”:

射程远;

命中精度高;

不取决于天气条件;

可以从不同的运载工具发射;

造价相对低。

九、缺点

“伊斯坎德尔”:

造价较高。

“口径”:

在飞向目标的航段可能被探测、拦截;

电子对抗装备可能对导弹产生影响。

总之,每种系统都有自己的运用时间、地点。“伊斯坎德尔”用于敌人有防空系统,能够拦截巡航导弹,或防空歼击机可以发挥作用,主要用于歼灭高防护性目标。

现代的防空系统几乎无法拦截“伊斯坎德尔”,其速度快,机动轨迹多变,可以将战斗部运抵指定地点。

“口径”的防御性差,最好用于敌人防空被压制的地点或目标并非十分重要。由于“口径”造价相对低,确实可以发射导弹群,“总有导弹会命中”。

4月25日,乌克兰“西部”空军司令部通报,击落了俄图-95轰炸机发射的2枚巡航导弹。

不必纠结于细节,显然,如果“图-95出动,不会只发射2枚巡航导弹,要多得多。而且乌西部司令部承认,俄对西部地区实施了打击,歼灭了关键的基础设施目标”。

即两枚导弹被拦截,其余的命中了目标,发挥了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总之,使用定位很简单:“伊斯坎德尔”—— 精确昂贵的武器,应该用于下列情况:巡航导弹难以打击,火箭炮打不到。敌人拥有较强的防空反导防御。

在“伊斯坎德尔”开辟通路之后,可以发射巡航导弹,更加廉价,用于摧毁“伊斯坎德尔”打击后剩余的目标。

俄军既有巡航导弹,也有弹道导弹大大简化了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任务的完成。假如乌军拥有不是老旧的“圆点-U”,而是更先进的导弹,他们实施战斗行动会轻松一些。但事实是他们现在拥有的装备打不了多久。

(责任编辑:杨靖)

外交部再次回应佩洛西计划访台:必遭到坚决反制

外交部,再次回应,佩洛西计划访台2022-07-27 16:36:15

台军欲效仿乌克兰?挖百米地道演练阻绝解放军

台军,挖百米地道,演练阻绝解放军2022-07-27 14:41:08

祭奠网站为侵华战犯设纪念堂 已关停

祭奠,战犯,设纪念堂,已关停,孝爱之家2022-07-27 14:15:21

开创军事力量运用新局面

开创军事力量运用新局面2022-07-27 09:37:29

林志颖仍在重症室 将进行二轮手术 车祸瞬间视频曝光

林志颖仍在重症室 将进行二轮手术2022-07-23 13:48:36

外交部再次回应佩洛西计划访台:必遭到坚决反制

外交部,再次回应,佩洛西计划访台2022-07-27 16:36:15

美前防长吁台全民皆兵 被批不道德

美前防长吁台全民皆兵 被批不道德2022-07-27 09:17:07

林志颖伤情:面部和肩膀骨折需手术 特斯拉回应

林志颖伤情:面部和肩膀骨折需手术2022-07-23 07:41:36

机长辞职被索赔千万 法院:培训费无法准确核实,赔210万

机长辞职被索赔千万 法院:赔210万2022-07-25 15:38:01

美国再释放2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 每日供应100万桶

美国再释放2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2022-07-27 11:16:58

渤海湾畔,防控利器织“天网”

防控利器织天网2022-07-27 09:09:30

特朗普重回华盛顿:我必须拯救美国

特朗重返华盛顿,特朗普时隔18个月重返华盛顿2022-07-27 12:24:30

韩国近五年武器出口大幅增长 已位居全球第八

韩国,武器出口,增长,全球第八2022-07-27 09:10:02

唐山疑再现打人事件 女子躺地哭喊,围观群众无人上前

唐山疑再现打人事件 女子躺地哭喊2022-07-23 14:05:22

中国女足1胜2平收获东亚杯亚军

中国女足获得东亚杯亚军2022-07-26 22:29:30

四川什邡21名儿童腺病毒阳性,均在同一游泳馆游过泳

四川什邡21名儿童腺病毒阳性2022-07-23 13:54:50

台军欲效仿乌克兰?挖百米地道演练阻绝解放军

台军,挖百米地道,演练阻绝解放军2022-07-27 14:41:08

27岁小伙长娃娃脸找工作成难题 网友支招:去当演员啊

27岁小伙长娃娃脸找工作成难题2022-07-24 15:30:11

四川乐山持枪抢劫案 警方公布照片悬赏10万缉凶

乐山持枪案警方悬赏10万缉凶,乐山持枪抢劫案2022-07-27 10:41:37

乌云压城!郑州暴雨来袭 白天瞬间成黑夜

郑州暴雨来袭 白天瞬间成黑夜2022-07-25 20:34:39

集中供冷要来了?你憧憬吗

集中供冷要来了?2022-07-25 20:51:22

林志颖目前意识清楚 能简单对话,或进行脸部3D重建

林志颖目前意识清楚 能简单对话2022-07-25 15:56:16

港媒:若真希望和平,佩洛西就远离台湾

佩洛西,佩洛西防台,世界和平2022-07-27 09:13:45

特朗普重回华盛顿:我必须拯救美国

特朗普重回华盛顿:我必须拯救美国2022-07-27 12:10:57

又一起!邢台学院聘13名韩国高校女博士引争议

邢台学院聘13名韩国高校女博士2022-07-25 16:06:14

90后小伙有娃后被人认成爷爷 网友:被娃摧残的不轻

90后小伙有娃后被人认成爷爷2022-07-24 11:15:53

剑指敖德萨?俄在乌特别军事行动即将进入新阶段

剑指敖德萨?俄在乌特别军事行动即将进入新阶段2022-07-27 09:14:39

90后男公务员出轨50岁女领导被降职 聊天记录露骨

90后男公务员出轨50岁女领导被降职2022-07-22 14:19:24

大连横山寺为关东军立牌位?官方否认

大连,横山寺,为关东军立牌2022-07-27 14:16:25

大爷海景点住宿爆满 游客盖塑料布席地而睡

景点住宿爆满 游客盖塑料布席地而睡2022-07-25 20:44:58

祭奠网站为侵华战犯设纪念堂 已关停

祭奠,战犯,设纪念堂,已关停,孝爱之家2022-07-27 14:15:21

美海军“里根”号航母打击群再次进入南海

美海军,航母,打击群,进入南海2022-07-27 14:11:18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