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派力量,斗得你死我活,联合政府基本上是什么事儿都别想干了。最终,金总理绕过议会,强行引渡米洛舍维奇,科总统领导的塞尔维亚民主党愤而退出执政联盟。2003年初,塞尔维亚政坛再度上演了“嘴炮打不过,就物理消灭”的老套路。金吉奇在政府大厦前,被180米开外的自动步枪一发入魂,壮志未酬身先死。他的副手独木难支,最终被塞民党在2003年末的国会选举中击败。科总统如愿以偿地变成了科总理,掌握了塞尔维亚的大权。
科总理的路线,是“塞尔维亚优先”和“入欧”两件事,“我全都要”。然而,面对强势的“欧爸”,结果只能是“全都没有”:领土主权完整,是没有的;如果你不答应,不但没有科索沃,“入欧”更不要想了。科总理不答应,也不肯把本国人交给国际刑事法院审判,融入欧洲的进程就耽搁了。
科总理的“塞尔维亚优先”,效果不佳。那么接下来,就会产生两个改进思路:要么放软身段,向欧盟认怂了,要么,这个“优先”还不够猛,我们要“让塞尔维亚再次伟大”!科总理的接连受挫,让部分“塞味儿”比较重的民众,再度怒火滔天。为什么有个“再”字呢?因为2003年那次选举,这部分民众就对向西方妥协的政府很不满意了,把塞国MAGA——激进党选成了议会第一大党。全靠科总理一手把所有亲欧势力都组织起来,才超过激进党的票数,勉强组阁执政。
到了2007年选举,同一波人,气得又把激进党选成了第一大党。科总理故技重施,但是之前他在“入欧”这事上没办好,现在要拉拢亲欧势力,就更不容易了。正好,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2月,科索沃自行宣布独立,并且立刻受到了几个欧洲国家的承认。这个时候,正是塞尔维亚和欧盟协商《稳定联合协议》的关键时刻。欧盟把这个议题插了进去,逼科什图尼察让步。科总理拒绝合作,于是部分亲欧势力再次退出政府,政府解散,国会重新选举。社会对立情绪严重,反欧派和挺欧派势不两立,互扣“叛国”的帽子。临时政府基本上什么都做不了,局势一片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