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对于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这个民调显示,77.3%的岛内民众认为应维持“和平往来”,仅16.1%民众认为应“抗中保台”。
香港中评社的相关报道
这里16.1%认为应该“抗中保台”的人,被认为是一种极端非理性的空想思维,“又想要台独又要和平”。
纵向比较来看,台湾《天下》杂志今年1月12日的民调显示,有31.8%的民众选择“台湾独立,但与中国大陆维持和平关系”。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理事长王崑义教授15日主持民调发表会,他坦率地说,台湾人已认识到,要台独就没有和平。“要台独,就要准备战争。中国大陆不太可能让步。若想走向台独,又期望两岸和平,现实中不太可能。”
王崑义告诉媒体,《天下》杂志的民调显示,台湾“要台独又要和平”的民意在过去20年翻了一倍,而今俄乌开战后即“打回原形”。
当然, 在我看来,“打回原形”的还只是一部分人针对特定问题的心态,要让更多岛内民众认清现实,任重而道远。
过去20年,台湾发生了什么?民意为什么会如此?
很多岛内分析认为,这与台湾20多年的教改有关,实际上是伴随着“文化台独”的教育改革,成长起来很多所谓“觉醒青年”简称觉青。
台湾学者石之瑜评论说,这群人“一代比一代更强调自我”,个个不肯接受任何约束,不肯接受失败,拒绝妥协,不相信其他人,自己还要表现得很独立自主。实际上,这一代从小没有思想养成,缺乏毅力,浸淫在虚拟世界称王。 在岛内政坛,靠着觉青的簇拥,蔡英文丝毫不能退缩,退缩就有遭到取代、抛弃的危险。觉青靠她对北京倨傲嘲损,来弥补生活中凡事无能为力的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