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这时候,他们对中国搞“黑色宣传”

    2022-02-10 08:04:43 来源:环球时报

    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欣赏各国体育健儿展现出来的高水平竞技,为人类共有的体育精神喝彩,应成为舆论主流。

    执笔/沈逸

    全球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如期举行。此次冬奥会不仅是中国向全球展现发展与治理最新成就的盛会,更是全人类面对新冠疫情的威胁与挑战,展示人类命运共同体韧性与团结的盛会。

    在境外有关冬奥会的舆论传播场域中,出现日趋显著的“两个舆论场”分化现象,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受众对基于意识形态刻板印象的扭曲、污蔑和抹黑日趋显著的排斥与拒绝。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欣赏各国体育健儿展现出来的高水平竞技,为人类共有的体育精神喝彩,成为舆论主流。

    在境外舆论传播场域中,一个舆论场建立在固有的意识形态刻板印象基础上,以预先设定的目标和话语体系,从现实中寻找、拼凑,乃至编造所谓的“证据”进行报道;另一个舆论场建立在事实基础上,以真实世界中的真实信息作为基础,进行传播。

    前一个舆论场,具有美国“遏制”政策的创始人乔治·凯南所说的“黑色宣传”某些典型特征,主要表现在《纽约时报》之类西方主流媒体的“内容把关人”手中,他们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依靠自己的主观想象,去报道想象中的世界,并严格要求受众认定这种基于主观想象的世界,才是“唯一真实和正确的真相”。

    后一个舆论场,更加接近理想化的、教科书意义上的“公共舆论”,凭借高度发达的社交媒体平台,以碎片化的方式,从形形色色的个体,尤其是来中国比赛的运动员携带的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在全球范围的社交媒体上进行高速传播。同时,还可以在西方主流媒体那些“黑色宣传”文章的评论区里看到以大段评论形式出现的反驳与批评。当然,“两个舆论场”现象此前曾经在美国有一轮高度戏剧化的表现,即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及其支持者所用的术语“假新闻”。

    处于第一个舆论场的西方媒体躁动不安的内心,在其一系列新闻报道中得到了比较显著的体现:《纽约时报》前后用了2-3个不同的标题,以不加掩饰的英文修辞游戏,努力解构维吾尔族运动员依拉木江担任北京冬奥会主火炬手点燃主火炬这个无法被他们否认的现象。《纽约时报》主编凡妮莎亲自操刀用“服装问题”批评中国队服凸显性别差异;CNN等用看似科学实则荒诞的描述诟病冬奥会的“人造雪”;荷兰某媒体记者配合直播,硬站在管制区域内违规报道制造冲突事实;紧跟华盛顿意识形态节奏的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LRT)引导性提问,试图攻击冬奥会的住宿与饮食安排。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用中国网民通俗的话语来表达,西方媒体现在抹黑和歪曲中国,尤其是在冬奥会这件事情上,其实已经“卷”得很厉害了。

    与上述被“黑色宣传”严重玷染了的所谓主流舆论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碎片化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为载体,通过参赛运动员和境外普通网民为主体传播的“非主流”舆论场。运动员第一时间展示了奥运村的衣食住行,展现出北京冬奥会的全貌,普通网民在那些荒腔走板的报道下仗义执言,直言不讳地指出相关报道的荒诞,参与冬奥会报道的部分记者最终以事实,比如《纽约时报》DailyTalk栏目的记者,以“中国确实实现了新冠病毒清零”来回应节目主持人的各种引导性提问。

    上述这些力量,都在不断体现出西方民众对部分精英通过垄断传统传播平台的方式向他们灌输虚假信息和扭曲事实的有力反抗。

    (作者是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杨靖)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