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中国近邻哈萨克斯坦突发骚乱,成为2022年“第一只黑天鹅”。
一个国家生乱,当然有其内部问题。哈萨克斯坦局势一夜爆燃,经济民生困顿显然是引爆点。但若说这场骚乱没有境外黑手推波助澜,恐怕也无人相信。
日前,中国领导人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致重磅口信,提出“四个坚决反对”,其中有一条就是“坚决反对外部势力蓄意在哈萨克斯坦制造动荡、策动‘颜色革命’”。
哈萨克斯坦局势突变,究竟是不是一场外部势力挑动的“颜色革命”?还是让事实说话。
一、示威人员训练有素
本次抗议活动升级之迅速、组织之周密都令人震惊,显然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反政府行动。
1月2日,哈萨克斯坦西部扎纳奥津等个别地区因不满液化石油气价格上涨出现民众集会。短短两日内,抗议活动几乎席卷全国,有如星火燎原,绝非普通民众和民间组织力所能及。
▲2022年1月5日,阿拉木图市中心的一辆警车被抗议者点燃。
▲2022年1月5日,在抗议者的冲击下,阿拉木图政府大楼燃起大火。
▲2022年1月6日,示威者驾驶一辆铲车撞向阿拉木图的一家银行。
▲2022年1月6日凌晨,阿拉木图国际机场被政府重新控制,一度被武装分子占领的机场设施受损严重。
▲2022年1月6日,数名阿拉木图市的抗议者在街头殴打一位市民。在骚乱中,大批武装分子涌入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城市阿拉木图,公然打砸抢烧、袭击军警、抢夺武器,并开始冲闯老总统府、市政府大楼、检察院、机场等重要设施,与军队展开枪战巷战。不少民众称,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混迹于示威人群,开枪制造混乱,挑拨对立情绪。
这些武装分子明显受过系统训练,具有极好的“专业素养”。煽动民众、武装冲击重要设施、残忍射杀执法人员都不是日常生活技能,他们干起来却极具章法,甚至一度占领阿拉木图机场,控制了5架民用飞机。虽然当局此后成功夺回,但机场设施已被严重损毁。
若这一切真的是所谓自发的和平示威,哪儿来的这么多“007”?此情此景,与此前缅甸仰光、中国香港上演的戏码是不是似曾相识?
二、“广场革命”套路再现
2014年前后,在美西方支持怂恿下,乌克兰爆发示威运动,数十万示威者走上街头。然而和平抗议很快就偏离轨道,暴力与鲜血污浊了街道,首都基辅市中心独立广场化为一片焦土。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下台,乌克兰从此彻底倒向西方。
2022年,历史仿佛在哈萨克斯坦重演。不仅有专人利用社交媒体点燃民众情绪,指挥抗议者去对抗警察、冲击政府,还有专人保障后勤,筹集资金、提供食物,高调喊话要求强力部门与“人民”站在一边。
▲2022年1月5日,在阿拉木图市的抗议活动中,一群示威者共同乘坐卡车。
“场外”也有不少声音给武装分子“加油助威”。流亡境外的哈萨克斯坦反对派头目阿布利亚佐夫等人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借题发挥,火上浇油。去年白俄罗斯局势动荡时在“电报”平台上跳得最欢的一些自媒体频道也“重出江湖”,公然号召民众“不要退缩”。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千人受伤,数百人住院,18名执法人员丧生,数十名示威人员死亡。显然,有人企图在哈萨克斯坦再度上演乌克兰的“广场革命”。
三、示威者不断加码、步步紧逼
本次动荡最初的导火索是液化气涨价,但在哈萨克斯坦政府同意降低价格、释放阿克套集会被捕人员之后,抗议却并没有平息。示威民众随后又提出一系列高要价,并要求与总统对话,甚至提出让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离开”等政治口号。
▲在阿拉木图市,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雕像被抗议者推翻。
随着经济诉求突变成政治诉求,和平示威也演变成打砸、纵火、对峙等暴力行为,还有民众推倒纳扎尔巴耶夫塑像。示威人群和武装分子步步紧逼,当局不断妥协退让最终退无可退,这种情形与曾在全球多地上演的“颜色革命”剧本如出一辙,就差最后夺取政权、逼迫当局下台了。
四、美国黑手如影随形
尽管美国极力否认自身同骚乱有关,哈萨克斯坦上空却无处不见白头鹰的阴影。
早在骚乱半个月前,美国驻哈萨克斯坦使馆就发出警告,表示哈萨克斯坦可能爆发大规模活动,甚至明确指出可能发生抗议的地点,并呼吁哈萨克斯坦举行“民主选举”。若未策划勾连,美国人怎么能“未卜先知”?
事实上,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独立30年来,美西方从未停止对该地区输出西方价值、进行“民主改造”,不惜下血本安插非政府组织并撒币收买人心。
▲美西方非政府组织(NGO)用“自由”“民主”“人权”等辞藻自我包装,但实际上就是图谋不轨的“特洛伊木马”。
臭名昭著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官网明明白白列出,2020年NED在哈萨克斯坦的投入超过108万美元,比2018年翻了将近一番。在NED资助的项目当中,既有推进“民主选举”的“自由之翼”等活动,还有塑造哈萨克斯坦人特别是年轻人意识形态的“推动历史叙事”等活动。这种活动的实质要么是“精神鸦片”,要么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不仅如此,美国还资助非政府组织以“促进法治”“预防极端主义”等名义与当地官民接触、合作,攀附哈萨克斯坦各行各业,极力兜售西式民主价值观,以期在人民心中埋下“定时炸弹”。哈萨克斯坦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受到西方思想的长期浸淫,无疑给这次事件埋下深层思想根源。
五、美媒借机炒作涉华议题 怎好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最近又开始密集炒作涉华议题,攻击中国政府“大规模收集境外社交媒体涉华舆情”、“试图对外塑造正面舆论”。
先不论分析国际舆情是世界各国的通用做法,根本无可指摘,不必大惊小怪,美国媒体的所谓证据也是漏洞百出、站不住脚。《华盛顿邮报》甚至拿中国政府部门的公开招标书说事,据此推断中国“监管海外网络舆情”,可如果他们晒一晒自己背后的资本大鳄和金主来源,还好意思再自夸“客观”“公正”“专业”吗?更何况,美国媒体偏偏在哈萨克斯坦局势突变时拿中国“对外宣传”大做文章,又是什么居心?
世人皆知,美国自己才是“对外塑造”的行家里手,金元攻势遍布整个亚洲。仅2019年,美国在亚太、南亚、中亚地区豪掷3.17亿美元用于公共外交,占据美国国务院各地区事务局公共外交支出总额的35.3%。
就连不久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出访东南亚都要晒出自己的歌单,为美国扶植的“音乐领袖”站台,花式叫卖“自由民主”“身份认同”。
▲近日,美国国务院在官方推特上频繁发布国务卿布林肯的歌单,被网民批评“不务正业”。
毫无疑问,哈萨克斯坦已成为美式“大外宣”最新的受害者。美国自身劣迹斑斑,却不以为耻,反而栽赃诬陷别人,驰名“双标”昭然若揭。
哈萨克斯坦是中国西北部的重要邻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通向西方的第一站,更同中国在外交上建立了独一无二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可以说,哈萨克斯坦局势直接关系着中国的西北边陲安宁和能源安全。
不久前,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向托卡耶夫总统递交了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邀请函,再次印证了两国作为兄弟邻邦的深厚情谊。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表示:“绝不能放弃哈萨克斯坦,否则将像乌克兰一样,成为送给美国和北约的礼物。”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诺维科夫也表示,长期以来西方始终对哈萨克斯坦“兴趣浓厚”,因为哈萨克斯坦政局可能影响到俄中两国发展。
当我们细细回味这次哈萨克斯坦之乱,幕后黑手已然浮出水面。恰逢美式民主频频翻车、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看来有些人已经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