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澳大利亚,为什么非跟中国过不去?(下)

    2022-01-10 09:07:45 来源:观察者网

    大家好,我是在观网陪你看世界的谷智轩。之前一期节目,我们从对外政策的角度,把“澳大利亚为什么和中国过不去”这个问题,回答了一半。其实,外交的起点和终点,往往是内政。要讨论澳大利亚的对华政策,绝对绕不开这个国家的内政。

    为了感谢小伙伴们对第一期《轩讲》的支持,我们熬夜填坑,这期就从内政的角度,继续解读一下,澳大利亚为什么非要跟中国过不去。

    上一期我们讲过,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地底下全是宝贝,还惦记周围的鱼塘,奈何强敌环伺,时刻都担心被“抢”。这种情况下,一般有两种选择:要么靠自己,不服就干,要么就只有抱大腿了。澳大利亚GDP排名世界第十三,总量接近我国江苏省,人均5.2万美元,与美国差距不大,但制造业只贡献了5%左右,里面还有三成是食品加工。

    要知道,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实力,与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直接挂钩。澳大利亚人少,工业基础不行,毫无疑问是个“战五渣”,所以除了抱大腿别无选择。

    澳大利亚的GDP,大约相当一个我国江苏省

    我们讲非洲国家的时候,经常提到一个词,叫“资源诅咒”,大致是说,一个国家自然资源多了,经济上就会过度依赖资源,这对长远发展来说,未必是好事。澳大利亚也是如此。它根本不需要强大的制造业,单纯靠出口农产品和工业原料,就足够让两千万人吃香喝辣。

    但是,有资源,未必就得依赖资源。美国和澳大利亚一样,都曾是英国殖民地,地广人稀,坐拥宝藏无数。但后来美国干翻各种对手,变成世界一霸,而澳大利亚,却只能靠“跪舔”来安身立命,到现在都做不到“独立自主”,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就先把这俩国家做个对比,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

    英国人在16世纪末就开始殖民北美,但在18世纪末才踏足澳洲。别看时间差了不到200年,内外环境却是天壤之别。先说外部环境。美洲白人闹独立,那是在英国霸权的上升期。英国人不同意,他们就跟英国人干了八年架。澳洲白人要独立,是在英国霸权由盛转衰之时。当时,英国为了把力量集中到欧亚大陆,主动撤回了驻守澳洲的英军。澳洲六个殖民地,说要全民公投建个国,英国议会讨论一下,就准了。

    所以,美国建国,是杀出来的,澳大利亚建国,是投票投出来的,哪个容易,哪个跟“母国”间的龃龉更大,一看便知。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把国庆日选在了独立日,而澳大利亚的国庆日,却定在了英国人在澳洲建立第一个殖民区的日子。

    总之,同样是“白嫖”一块地,美国人全凭自己本事,六亲不认,澳大利亚人全靠“母国”帮衬,表面独立,实际上是个“妈宝”。1901年“独立”后,澳大利亚基本照搬了英国的议会君主立宪制,奉英王为国家元首,由ta任命联邦和各州总督,代行权力。

    澳大利亚总督由英王任命,有权解散政府

    澳大利亚总督不是虚的,他名义上可以解散政府、罢免总理,实际上也这么干过。1975年,时任澳总督约翰·克尔,以当年的预算案无法在参议院通过为由,炒了时任总理高夫·惠特拉姆的鱿鱼,解散了政府。这场“解雇门”过后,澳大利亚进行了小规模修宪,但总督还是有解散政府的权力。

    除了有总督这个“太上皇”之外,澳大利亚的外交、立法、司法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不完整的。建国三十年后,澳大利亚才获得独立的外交权。直到1986年,英国议会通过“与澳大利亚关系法”,澳大利亚才获得了完全立法权和司法终审权,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国家。然而十多年后,拥有英、澳双重国籍的参议员当选人希瑟·希尔遭到起诉,原因是持外国国籍者没有参选资格。结果,这个案子竟然引发了澳大利亚社会关于“英国是否为外国”的激烈讨论。可见,“独立”二字,在许多澳大利亚人心里,仍然是要打引号的。

    我们再来看内部环境。白人资产阶级在美洲崛起的时候,他们对劳工的剥削,差不多有两百年不受任何限制。资本家有大把时间完成资本与技术的积累,对冲人力成本上涨,方才有机会进一步发展制造业,夯实美国的国力。在澳大利亚,资本家还在磨刀霍霍呢,工人运动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有个姓马的导师还专门写了好几本指导手册。澳洲的本土劳动力本来就少,还特别会来事儿,导致“澳洲制造”成本逆天,在国际上根本没有竞争力。对资本家来说,在澳洲办厂,那是吃力不讨好,远比不上当地主、卖羊毛有吸引力。结果,澳大利亚止步于原始积累,遍地都是地主和小生产者,变成了在金山上躺平的“战五渣”。

    澳大利亚样样不如美国,除了一点,那就是“种族主义”。英国人登陆澳洲后,短短百年时间,澳洲原住民就从50万减少到不到10万,塔斯马尼亚岛上的原住民,作为族群干脆已经灭绝了,只留了些零星的混血儿下来。

    遭殃的还不止是原住民。19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掀起淘金热,一帮白老爷之前杀得太狠,现在急缺人手,便就近补充,从亚洲东南部“招募”了大量劳力,包括4万多名华工。同时,甘蔗园也要人种,他们就去“捉黑鸟”,也就是从附近的美拉尼西亚群岛上,绑架深色皮肤的原住民。

    前往澳大利亚的华工

    亚太劳工的涌入,虽然给资本家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却把白人工人的工资给“卷”低了。这帮“白工”,绝对是无产阶级之耻,不跟资本家过不去,专找“有色工人”的麻烦,发动各种运动、暴乱,只为把外来劳动力赶出去。1888年,所有澳大利亚殖民地不再接受中国移民。1891年,澳大利亚还没建国呢,工党就成立了,与殖民政府达成协议,只允许白人在农场干活,十年内驱逐约7000名美拉尼西亚劳工。

    美国人的民族意识,是在和西方列强拼刺刀的过程中形成的。而澳大利亚人的民族意识,是在镇压原住民、驱赶外来移民的过程中形成的。为了“漂白”这块地,澳洲白人团结起来,民族意识空前高涨,建国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移民限制法》,把有色人种挡在国境以外,之后又通过了《入籍法》和《养老金法》,规定已经在澳的有色人种,不可加入澳大利亚国籍,年老后无法领取养老金,逼他们“主动”离开这个国家。三部法律,构成了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不断“漂白”澳大利亚。到了1947年,除原住民之外的有色人种,只占澳大利亚人口不到0.25%。至于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根本无处可去的原住民,在1967年之前,都被归类为“动物群体”,不纳入人口统计。

    澳大利亚以《移民限制法》为代表、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至今仍有市场

    “白澳政策”持续了70多年,直到1978年才正式废除,但遗毒不减。为了巩固“排亚”的正当性,澳政客不断煽动“惧亚”、“仇亚”情绪,将国内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统统归咎于亚裔对欧裔白人造成的“污染和劣化”。七十多年的洗脑,让对亚洲人、尤其是黄种人的恐惧与仇恨,在澳大利亚国民心中根深蒂固,反过来限制了该国的战略选项,让它在搞“合纵连横”时,身段远没有美国那么灵活。

    “恋母情结”、制造业拉胯,再加上“反亚魔怔”,澳大利亚把安身立命的本钱,全部投到了“同文同种”的亲戚身上,就容易理解了。澳大利亚的这三个特点,也在它的政党政治中反映出来,并极大程度地影响它的对华政策。

    澳大利亚的主要政党有工党、自由党和国家党。工党建国前就有了,代表劳工利益;自由党成立于1944年,代表资本家的利益;国家党由1918年成立的乡村党改称而来,代表农场主的利益。前面说了,澳大利亚制造业拉胯,资本主要活跃在农业、矿业和服务业,资本家和地主利益相当一致,合作自然是比较顺利的。所以自由党长期与国家党联手,共同组建右翼联盟,简称“联盟”党,与左翼的工党竞争,左右两派轮流交替执政,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两党制。

    在对华问题上,右翼联盟的“恋母情结”比较严重,又有“反亚”和“反共”两重debuff叠加,反华立场相当坚定。工党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工党曾经是“白澳政策”的始作俑者,“排华”急先锋。但它后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曾把“实现社会主义”写入党纲,整体上对“反共”不是特别积极,对新中国的态度也比较友好。中澳建交,以及中澳经贸关系的起步,都发生在工党执政期间,更具体地说,是在惠特拉姆——也就上面提到的“解雇门”的主角——执政期间。

    其实,澳总督很少直接插手澳大利亚的内务。作为中澳关系的“破冰者”,惠特拉姆被解职,背后的原因远不止“通不过预算”那么简单。那么是谁在背后使坏呢?大家可以把猜测打在公屏上。我这里就留个悬念,把背后的故事,留到以后的节目里讲。顺便再挖个坑,我们打算出一个“这个世界的左翼怎么了”系列,给大家讲讲各国的左翼力量,近年来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包括澳大利亚工党、日本共产党、德国社民党,等等。想听这个话题的,请在公屏上扣1。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工党进行自我改革,削弱了工会的影响,从代表劳工,变成了代表中产阶级。这就导致了工党在经济政策上“右拐”,支持自由贸易和私有化,社会政策则开始“白左”化,推崇“多元文化”,热衷“人权”。不过总体而言,工党是“贸易为体、人权为用”,挣dollar才是头等大事。相比一边倒向美国的联盟党,工党更加强调外交的独立性,重视与中国的关系,搞些多边主义,身段更灵活,希望从太平洋两头得利。但无论哪一方执政,都有这么几个共性:

    首先,美澳联盟是各党派的共识。前面讲过,澳大利亚制造业拉胯这个现实,短时间内是不会变化的,所以澳大利亚在安全方面,必须依赖美国。工党所谓的“独立外交”,更多只是不再毫无选择地参与美国的行动,而是要在美国提出要求时,报个价,为澳大利亚争取更多的利益。可以说,对自由党和国家党来说,澳中关系是孝敬美国的贡品,对工党来说,澳中关系则是和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

    其次,无论谁在台上,都非常容易被台下的反对党带节奏。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设立影子部长,点对点监督政府各部门的活动,在议会内外对执政党施压,还能直接与外国政府和政要往来,煽动民意,给执政党使各种绊子。相对而言,由于澳大利亚长期的“反亚魔怔”,反中议题,要比“反跪美”议题更容易操纵,工党政府被带偏的概率,要远高于联盟党政府。

    再者,澳大利亚的政治生态,常年受到党内斗争的影响。工党和自由党内部都有严重的派系斗争,更换党魁的门槛也比较低,这些年“宫斗”大戏频频上演。2007年到2013年工党执政,陆克文被吉拉德“背刺”,丢了“龙椅”,又两度反攻,终于重回宝座,报了一箭之仇。联盟党上台后也没好到哪里去,先是通讯部长特恩布尔搞“政变”,把党魁阿博特赶下台,接着国土部长达顿和阿博特联手“逼宫”,又把特恩布尔拉下马,没想到被莫里森钻了空子,渔翁得利。

    这些党内派系彼此政策主张差别很大,换人坐庄,路线就会调整。而如果党魁权威不够,屁股坐得不稳,决策时就会受到党内其他派系的牵制,很可能会用中国议题做筹码,换取其他派系的支持。举个例子,同属自由党,阿博特是个英美“死忠派”,上任后还在办公室挂上了英国女王像。特恩布尔则反对让英国人当元首,支持澳大利亚脱离英联邦。他对中国的态度也相对温和,早年在河北投资办厂,还有个华人儿媳妇。他上台之初,对“一带一路”的态度相对要积极一些,两次派出高官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特恩布尔对华态度较温和,然而中澳关系正是在他任内大幅倒退

    然而,阿博特拉拢了一众对华鹰派,不断利用“中国议题”打击特恩布尔的党内权威,导致特恩布尔立场不断倒退,2017年明确表态拒签“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还对华采取各种敌视政策。中澳关系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急剧恶化。近十年来,澳大利亚走马灯式换帅,两党外斗激烈,内斗凶残,无论哪个人在台上,都是党内党外齐唱反调。澳大利亚对中国态度反复,频现“迷之操作”,也就可以理解了。

    最后,近年来澳大利亚两大主流政党支持率均大幅下滑,采取极端政治主张的小党,就有了表演的空间。2010年大选,联盟党和工党都没有在众议院获得过半数议席,是70年来的头一回,最终工党不得不和沉迷打“人权”牌的绿党联合组阁。2016年,自由党也曾与反移民、反外国投资的极右翼政党——单一民族党达成“拨票协议”。2019年大选,小党和独立议员共拿下了四分之一的选票。这些小党影响力的增强,对中澳关系不是什么好事。

    讲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结合两期节目的内容,来做个总结,回答一下开头提出的问题:澳大利亚为什么要跟中国过不去呢?澳大利亚是个在金山上躺平的“战五渣”,还当惯了“妈宝”,没有意愿、更没有能力去搞“独立自主”。长期“反亚”思想的洗脑下,它深陷“对华恐惧”,路走窄了,把身家性命全押在了美国身上。中澳经贸往来,给澳大利亚送来真金白银,但随着两国实力差距扩大,经济上单方面依赖中国,给澳大利亚带来了更深的恐惧,将它在安全上进一步推向美国。

    澳大利亚对华态度反复,跟近年来走马灯式地“换帅”有很大关系

    澳大利亚政局的混乱,则给了政治精英利用这种情绪搞党争的机会。再加上中美关系紧张、右翼的联盟党连续执政,澳大利亚内外几乎没有对华有利的因素,两国关系探底,可以说是必然的。

    那么中国的贸易巴掌,对改善两国关系,到底有用吗?中澳对抗,根源在于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恐惧。中国在贸易问题上“惩罚”澳大利亚,反而把“恐惧”变成了现实,坐实了“中国威胁”,相当于给那些对华鹰派送弹药。但是,中澳贸易降温叠加新冠疫情,已经让澳大利亚经济遭受重创,很可能会把执政的联盟党拉下台。只要工党上台,就会想办法改变国内对右翼有利的政治氛围,切割经济和安全议题,与美国拉开距离,给中澳关系回暖留出空间。

    今年澳大利亚又将大选,目前工党的支持率领跑。所以,中国贸易巴掌的效果如何,这次大选,看莫里森有没有走人,就知道了。小伙伴们可以在弹幕里预测一下,觉得莫里森能留任的请扣1,不能的请扣2。

    从1992年开始,澳大利亚经济连续28年没有出现过负增长,与中国经济腾飞,对农矿产品的需求飙升密不可分。澳大利亚人均财富位列世界第二,过去十年的年增长率高达12%,也是拜中澳贸易所赐。由奢入俭难,无论哪个党执政,势必都要为“中澳贸易”这根经济命脉保驾护航。从历史上看,中澳两国关系,要远比中美关系稳定。虽然短期内,要澳大利亚改旗易帜,投入中国怀抱,不太现实,但只要“经贸之锚”依然存在,只要我们维持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中澳两国关系的走向就不会变。

    (责任编辑傅鑫)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