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俄军在介绍最新型S-70“猎人”隐身攻击无人机时也特别强调,“这种武装无人机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发挥轻型多功能战斗机的作用。它能实施侦察巡逻、目标指示、对地面目标发起攻击、对抗敌空中武器等任务。”显然,俄军推动无人机空战能力的雄心由来已久。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美国此前也在试图推动无人机空战能力。早在2002年,一架美军“捕食者”无人机在伊拉克上空遭遇伊军的米格-25战斗机,“捕食者”无人机抢先发射了“毒刺”导弹,但米格-25战斗机轻易摆脱了攻击,并还以动力更强劲的空对空导弹将其击落。无人机的空战初体验就此折戟沉沙。
此后虽然美国也在试图让“捕食者”系列无人机具备挂载“响尾蛇”等空对空导弹的能力,但五角大楼认为,当前无人机受限于自身的机动性能和远程遥控的操纵体制,难以与有人驾驶战斗机正面交锋,因此现役的美国无人机仍以侦察和对地打击为主。即便是研制中的“忠诚僚机”等先进无人机项目,无人机承担的责任也是以侦察和对地攻击为主,仅承担辅助性空战任务。
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表示,“猎户座”无人机算不上先进,主要性能指标与中美上一代察打一体无人机相当。虽然俄罗斯号称“猎户座”无人机率先具备“在空战中击落对手飞机和无人机的能力”,但这种空战能力非常初级,对手是基本没有反制手段的无人直升机,因此“猎户座”操作员可以从容地识别、锁定目标和发射导弹。而在有人驾驶战斗机参与的真正空战中,时机转瞬即逝,现役无人机采用的远程遥控模式存在信息传输延迟的固有缺陷,无法适应高强度空战的需求。
因此专家认为,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即便出现了可以不考虑飞行员承受能力的高机动性武装无人机,也无法胜任复杂空战的战场环境需求。另一个无解的难题是,如果为满足未来空战的需求,将无人机的作战指挥权下放给人工智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毕竟现在美军无人机在有人干预决策的情况下,还因为情报错误等因素造成严重的平民伤亡,一旦“自主杀人机器人”失控,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