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第七轮伊核谈判结束 各方反应不一

    2021-12-19 09:47:3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德黑兰12月18日电(国际观察)第七轮伊核谈判结束 各方反应不一

    新华社记者高文成 王守宝

    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相关方17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结束第七轮美伊恢复履约谈判,新一轮谈判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启动。

    分析人士指出,本轮谈判结束后,欧盟、伊朗、中国、俄罗斯等方对谈判结果评价积极,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方则显露沮丧和悲观情绪。各方对谈判结果的立场差距预示着下一阶段谈判难度或将增大,但坚持对话解决伊核问题的态度没有发生改变。

    第七轮伊核谈判结束 各方反应不一

    各方反应不一

    主持会议的欧盟对外行动署副秘书长莫拉在总结本轮谈判主要成果时表示,重启谈判后各方与伊朗新代表团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已经将伊方的一些新立场纳入仍将继续讨论的案文中,希望案文能够成为谈判成功的基础。伊核谈判是非常复杂的任务,时间紧迫,各方必须做出艰难的政治决定。

    伊朗副外长兼伊核问题首席谈判代表巴盖里说,本轮谈判取得“良好进展”。如果伊方观点和立场被接受,下一轮谈判就可能是最后一轮,有可能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中国谈判代表、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代表王群表示,期待各方将第七轮谈判重要共识早日转化为最终协议。俄罗斯谈判代表、俄常驻维也纳联合国代表乌里扬诺夫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本轮谈判是成功的,为更密集的谈判奠定了良好基础。

    不过,美国等方对谈判结果评价消极。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称谈判“进展不顺利”,目前还没有让美国重回伊核协议的途径。英、法、德方面表示,尽管谈判取得了一些技术进步,但这只是让各方更接近6月份的谈判情况,是“令人失望的谈判停顿”。

    伊核协议相关方今年4月开始在维也纳举行会谈,讨论美伊两国恢复履约问题。由于美伊分歧严重以及伊朗政府领导层换届,谈判举行6轮后暂停。第七轮美伊恢复履约谈判11月29日在维也纳开始,由于美伊围绕本轮“谈判起点”以及伊方新提案分歧明显,谈判曾于3日宣布暂时休会。

    美伊分歧依旧

    分析人士指出,第七轮伊核谈判经历暂停与重启,表明各方有对话意愿,但也暴露出严重分歧。伊朗坚持要求美国及欧盟国家取消对伊制裁,美国则要求伊朗继续履行伊核协议规定,限制或冻结相关核研制活动。此前,美国还提出新协议,要求增加限制伊朗导弹项目及其地区活动的内容,而这些都是伊朗不能接受的。

    美欧还释放出伊朗试图利用拖延谈判来为自身核发展争取时间的信息。沙利文说,由于伊朗“加速”推进核计划,谈判“比预想更加困难”。

    面对质疑,伊方指责英法德三国没有在本轮谈判中提出建设性提案,并多次批评美国一边声称愿意重返伊核协议、一边却加大对伊制裁,认为美国自相矛盾的做法加深了伊朗对西方国家的不信任,阻碍了谈判进程。

    伊朗《德黑兰时报》刊文指出,伊朗在本轮谈判中展现灵活态度,并同意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伊朗卡拉季地区的一个核设施内安装新的监控摄像设备,体现出谈判诚意。文章说,欧美一些国家营造悲观气氛,将谈判描绘成处于崩溃边缘,目的无非是要让伊朗做出更多妥协。伊方认为,各方需要在平等基础上进行公平谈判。

    前景谨慎乐观

    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2018年5月,美国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随后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2019年5月以来,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但承诺所采取措施“可逆”。美国拜登政府上台后,一方面表示愿意重返伊核协议,一方面又继续对伊朗追加制裁,美伊之间基本信任缺失,结构性矛盾难以化解。

    分析人士认为,在中俄等方面斡旋努力下,第七轮伊核谈判就核领域问题形成了新的共同文件,为推进后续谈判进程、推动全面协议最终重返正轨打下扎实基础。但同样应看到,伊核谈判前景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本轮谈判所达成的共识能否转化为最终协议、美方能否先解除对伊制裁,有待进一步观察。

    伊朗前驻约旦大使努斯拉图拉·塔吉克认为,谈判进程注定不会短,“不信任的气氛仍然存在,但如果美伊两大主要方面之间营造出建设性对话氛围,并且其他各方有意愿,谈判就可能更快达成协议”。

    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伊朗问题专家刘岚雨分析指出,伊朗需要通过谈判解除制裁,缓解国内压力。另一方面,美国为了集中精力开展大国竞争,也需要尽快从中东地区抽身。通过谈判解决伊核问题,是符合美国自身利益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范鸿达对谈判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他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持续对伊极限施压,是当前伊核危机的始作俑者。美方需要以更积极的姿态面对未来的谈判,制裁施压政策不会带来和平。

    (责任编辑许朝)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