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距离为由说自身安全受到纷争威胁,是日本右翼绝对安全观的一种典型体现,但任何国家的安全只能是相对安全。日本进入近代后,由近及远,通过武力先后夺取、控制中国的台湾和澎湖列岛、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又扩大到大半个中国、东南亚和太平洋小岛,但这不仅没有给自己带来安全,反而导致帝国的覆灭。在扩张过程中,“朝鲜半岛对日本安全至关重要”“保护日本在满蒙特殊利益”“美国禁运威胁日本生存”等都曾是理由,靖国神社“游就馆”的展览至今仍将这些对外战争说成是为了“生存”和“自卫”。
需要强调的是,被夸大的国家安全理由,当时既是日本军方和政府发动战争的借口,也是其煽动本国民众排外、仇外情绪的工具,因而日本的对外侵略、殖民、扩张得到国内民众的集体狂热支持。尽管说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应对战争负主要责任,但客观而言,盲从和支持战争的日本民众也难辞其咎。
日本文化的特点之一是缺乏安全感。这可能是由于日本多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但更可能来自幕府时期藩国对自身安全的长期担忧。这一时期形成的战略文化特点,包括高度担忧自身安全、崇尚武力、热衷谋略、倾向冒险获利等,在后来日本对外扩张过程中都有淋漓尽致的体现,至今也潜在影响着日本人的思维。
二战后日本总体上对战争有所反省,多数民众不愿再被卷入战争,但有三点令人担忧。一是反省本身不彻底,众多日本人把反省重点放在自身因战争而受害上;二是右翼否认战争错误,而政界的右倾化日益严重;三是历史教育缺失,使年轻一代对战争缺乏了解,反省更为淡薄。12月7日,珍珠港事件80周年之际,99名国会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更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日本政治家、日本人的历史观和战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