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警惕!美军在亚太三航母或成标配

    2021-12-09 08:37:15 来源:枢密院十号

    美国国会日前发布了“2022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其中针对中国的“太平洋威慑倡议”部分的预算蛋糕达到71亿美元,这比五角大楼最初提出的预算版本高出近21亿美元,比美军印太司令部前任司令戴维森提出的版本也要高出许多,到底这部分钱要来怎么对付中国呢?

    在美国会最新公布的新预算框架下,“太平洋威慑倡议”预算额度从此前五角大楼提出的50.8亿美元提升到71亿美元,多出将近21亿美元。由于美方目前还没有正式对外发布新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完整版本,因此对于针对中国的最新举措只能通过现有信息来进行分析。

    其实在目前的预算版本出台之前,美国针对新财年的“太平洋威慑倡议”提出过两个预算版本:一是美军印太司令部前任司令戴维森今年3月提出的46.8亿美元,还有一个是今年5月五角大楼提出的50.8亿美元,光从数字来看,印太司令部的金额要低于五角大楼的数字,但外界普遍认为,印太司令部提出的预算方案更偏重本战区作战能力的提升,因此针对性更强,也更加具有参考价值。

    那我们就来看看印太司令部是怎么算计的。

    美印太司令部建议美军在关岛投入16亿美元建立“360度持续综合防空能力”,位于帕劳的一个价值2亿美元的高频预警雷达系统和一个价值23亿美元的天基雷达系统将为其提供支持。它还提议投入33亿美元用于研发射程超过500公里的陆基远程火力,构建“第一岛链沿线生存力极强的精确打击网络”。目前已经卸任的印太司令部前司令戴维森当时说,他的首要任务是2026年前在关岛建立一套陆基“宙斯盾”系统,这将有助于保护那里的美国公民和军队。关岛的“萨德”反导系统旨在防御朝鲜弹道导弹,但其单一的AN/TPY-2相控阵雷达据称易受攻击,无法提供360度覆盖。

    而导弹防御能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既然叫做“威慑倡议”,那美军就不会只强化反导能力,做好自身防护,是为了更好地打击别人。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部署陆基远程精确打击武器。比如美陆军目前正在努力将海军现役、具备反舰和攻陆能力的“海上打击型战斧”导弹、“标准-6”导弹改装成陆基发射导弹。同时,美陆军方面还在研发使用“海马斯”系统发射的“精确打击导弹”以及远程高超音速导弹项目。还有就是强化印太地区美军的前沿部署。通过增加远征机场和港口的数量,加强前置部署的燃料、弹药、设备和物资,提高作战区域内分布式后勤保障能力。

    不过,老刘认为,这其中很可能包括一些“无法为外人明说”的项目,因为陆基导弹的威慑效果可能并没有那么显著,因为这些武器没法经常性地运到别人家门口去“耀武扬威”。那什么武器装备可以发挥这样的效果呢?

    一般而言进行战略威慑,很容易联想到美国一天到晚派到俄罗斯周边晃悠的战略轰炸机。

    美空军B-52轰炸机

    不过,美国轰炸机目前正逐步改变持续多年的“持续进驻”部署方式,转而基于“战略可预测,行动不可预测”的战略,进行“动态武力运用”作战模式探索。据美国《星条旗报》网站今年6月报道,美空军表示,B-52H轰炸机完成欧洲部署后返回美国,其间完成一次历时27小时、穿越北极和太平洋、航程达1.2万英里(约1.93万公里)的飞行任务。美国空军号称这次任务是为了强调对北极和太平洋的威慑。而这种行动不可预测的轰炸机训练任务并不是个案,从这个层面来看,美军轰炸机是对中国周边进行战略威慑的好选择,但以美军目前的使用模式,它们不是在相关地区保持长时间军事存在的型号。

    从这个角度看,美海军战舰或是更好的选择。

    目前美国太平洋舰队保持着对我周边敏感水域的高频度穿航,就拿台海为例,截至目前今年已经进行了11次穿航台湾海峡的行动,其中以单艘“伯克”级驱逐舰为主,但派出驱逐舰是为了秀存在。从吨位和战斗力来看,威慑力度相对有限,既然美军要投入那么多钱威慑中国,超级航母领衔的航母打击群很可能将是首选。

    按照目前美军的部署情况来看,美军基本上在亚太地区保持两艘核动力航母加一艘“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的兵力存在,后续不排除将在此基础之上,再增加一个机动的航母打击群。

    一旦有两艘常驻、一艘机动,三艘航母在亚太或者说印太方向部署,那美军在这一方向的兵力使用模式的灵活性将会大增,而这一态势未必是危言耸听,我们需要对这种情况进行高度警惕并设计相关预案。

    (责任编辑杨靖)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