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美俄空中战法优劣对比,且看中国如何取长补短

    2021-11-26 16:01:56 来源:

     说到空军,前苏联/俄罗斯可以看做是中国空军的老大哥了,从抗美援朝开始,我们的空军就和俄系战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米格-15到歼-5,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战斗机,从米格-19到歼-6,中国的第一款超音速战斗机横空出世,同时也是中国第一款能发射格斗导弹的战斗机,从米格-21到歼-7,青出于蓝胜于蓝,成为了中国出口最多的战斗机,90年代,我们引进了苏-27战斗机,让我们终于触碰到了中距离空战的门槛。可以说一直到引进苏-27为止,我们都可以看做是俄系战机的“学生”。

     朝鲜战争后,俄系与西方在空中作战方面就有了很大的分歧,除了我们熟知的前线航空兵和国土防空军的一些区别外,最主要的是作战思路上的区别,在越南战争中,俄系的主要作战手法还是通过地面引导为主,然后利用米格-21战斗机的高速优势,进行高速攻击,具体作战手法为当发现敌机机群后,地面引导米格-21起飞奔赴战区,当快接近敌机的时候,米格-21抛副油箱然后开始跃升到指定作战高度,通过引导飞行员发现敌机后,开始对敌机进行加速俯冲到超音速,当到达导弹发射参数后迅速发射导弹,然后脱离。从始至终米格-21飞行员都在地面的全程引导之下作战,这就是典型的前线航空兵作战模式,米格-23、甚至后期的米格-29都未能完全摆脱这种作战方式。

    美俄空中战法优劣对比,且看中国如何取长补短

     苏-27、米格-31等重型战斗机主要执行国土防空任务,其主要空战对象是防范敌人的超音速战略轰炸机,苏-27虽然空战能力优异,但也仅在半油的情况下,由于自身电子设备的欠缺,从第四代机开始,无论是机载雷达还是中距制导导弹,都与西方有不小的差距,体积大,整体性能与西方同类装备缺乏可比性。

     有鉴于此,俄系的中距离空战更像是威慑而非有效的杀敌,同时由于下视下射能力的缺失,苏-27这样的战机很难在高空发现低空的战斗机。但死板的俄系空战教学理论却要求苏-27保持高空的优势,利用远距离的R-27导弹来击杀目标,这样的作战思想导致了当时我们内部演习中,落后的歼-7多次突破苏-27的防线。可以看出,俄系的空中作战理论经验丰富,但太过教条,剥夺了飞行员的主动性。

     西方正好相反,西方的作战理论是最大化的发挥战斗机飞行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单机方面,也会为飞行员提供更多的姿态感知仪器,方便飞行员做出正确判断。

     俄系战机并不是一无是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米格-25曾经多次突破美军防御网,威胁后方战机,并且还拥有空战战果。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飞行员经验丰富,第二个原因是战机高空高速优势。从案例可以看出,西方的作战理论也同样可以用作俄系战机上。

    美俄空中战法优劣对比,且看中国如何取长补短

     90年代中后期,我们通过与巴基斯坦、泰国等空军的联合军演也发现了俄系空中理论的弱点,通过合作,无论从空军战略战术上、还是武器航电上,都慢慢的向西方靠近,同时我们也发挥俄系战机的特点,自主研制出了同时拥有俄系与西方共同特点的战机,歼-10C、歼-16、甚至歼-20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美俄空中战法优劣对比,且看中国如何取长补短

     通过一些官方的视频,我们发现我们的空军训练越来越向“红旗军演”看齐,飞行员做动作也是越来越大胆,摒弃了过去一再求稳,过于看重细节的操控模式。快速占位,果断射击,迅速脱离成为主流。

     俄系的空中作战理论是受到自身因素所诞生的,它比较适合俄罗斯,但并不适合大多数国家,和俄系战机一样,有着自己的局限性,但也有自己强大的一面。西方的作战体系在应对局部战争、武装冲突等比较有优势,但面对可能的大规模战争,其对飞行员、战机要求过高,而且价格昂贵,不易进行持久作战。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