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前国防部副部长、现任国民议会国防委员会议员让-路易斯·蒂埃里奥表示,默茨的言论表明“他是多么认真地对待与美国‘脱钩’以及美国核保护伞终结的风险”,“这与过去相比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当时我们没有被认真对待,特别是在数量方面。”他提及过去对法国没有美国或俄罗斯那么多核弹头的批评,“这既表明了联盟内部局势的严重性,也表明了认真对待法国和英国核威慑的严肃性。”
2024年初,马克龙提议与主要欧洲伙伴就法国核战略建立新的“战略对话”,并提出联合威慑演习。但德国总理舒尔茨后来在《经济学人》撰文称,欧盟不会拥有自己的核武器,这是不现实的。
自2020年以来,马克龙提出并一直致力于推动“法国核威慑‘欧洲化’”的想法,“人们的兴趣有增无减,特别是自乌克兰战争以来。”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日前刊文写道。
最近一次是在去年4月,马克龙表示,欧盟共同防御战略的关键要素是法国核武器,这将有助于建立欧洲所期待的安全保障以及与俄罗斯的“睦邻关系”。彼时,俄罗斯举行了第一阶段非战略核力量演习。作为回应,法国“阵风”战斗机在演习中成功发射可携带核弹头的ASMP-A导弹,展示法国的核威慑能力。
法国“阵风”战斗机机腹下方携带了一枚ASMP-A超音速核巡航导弹,导弹射程约500公里。
独立北约“具体如何运作”
法国的核威慑独立于北约,迥异于英国的核威慑——系北约防御战略的关键部分。“法国核弹头是本土生产的,不受任何共同的北约义务的约束,这给了巴黎更多的回旋余地来定义其自己喜欢的准则,”《经济学人》去年概述道。
自马克龙去年关于“用法国核武器保护欧洲安全”的讲话以来,尤其是面对特朗普2.0版的未知前景,一场以“没有美国的核未来”为主题的争论在欧洲悄然而热烈地展开——这是一片70多年来早已习惯了将自身安全置于美国核保护伞之下的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