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绿色转型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2025年1月2日,欧洲最大电力市场德国出现4个小时的负电价,这意味着电力市场中供大于求导致市场结算价为负值。“负电价标志着德国新的一年电力供需仍将严重失衡。”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而上个月,欧洲经历了持续多日的无风天气,导致风力发电停滞,加之入冬后的寒冷天气增加了民众电力需求,使得电价飙升至18年来的新高。然而不久后,强风天气又使发电量激增,使得电价又出现大幅下跌。这种不稳定性对电网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凸显了欧洲能源转型中的挑战。
对于民众来说,能源成本的上升加剧了人们的“冬季焦虑”。清洁能源科技公司Aira于2024年11月发布民调报告称,能源成本现在对家庭来说是一个关键挑战,并在冬季临近时造成了焦虑。77%的房主表示受到能源成本上升的影响,几乎一半(44%)的人不得不动用储蓄来支付高额能源账单。
电力供应不稳也正加剧欧洲内部分歧。2024年12月,面对国内电价上涨和供应压力,挪威执政党和民意调查中领先的反对党计划切断与丹麦的电力互联,并重新谈判与德国和英国的电力互联,引发欧盟国家担忧。瑞典副首相兼能源与工商大臣埃芭·布施则表示,德国淘汰核电的政策是引发欧盟电价大涨的主因,他对德国政府感到“非常愤怒”。
“德国之声”则发文辩驳称,天气才是电价波动的直接原因。文章认为,可再生能源使得欧洲的发电供电系统变得更容易受到破坏,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越大,欧洲电力对反复无常的太阳和变幻无常的风的依赖就越大。因此,为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建设跨境能源基础设施应当是欧盟的首要任务。
赵永升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欧盟的现状为世界上其他能源进口国提供了一些启示和教训。首先,在国际局势动荡、地缘政治变化的背景下,作为大型经济体,必须尽早意识到能源自主的重要性,将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第二,要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发展新能源。欧盟直到俄乌冲突爆发后才很迅速地、整体地开始实施能源转型,并推进欧盟内部的能源一体化,这也是欧盟改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根本道路。在这方面,欧洲与中国有共同利益,也一定会继续深化合作。第三,除了发展新能源,也要进一步推进传统能源的“绿化”,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