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个村一个城镇的争夺,炮兵就是主力了。之前,美国陆军已送出大量火炮援助乌克兰对抗俄罗斯,其中包括至少198门各种型号的155毫米榴弹炮、72门105毫米榴弹炮、数百万发炮弹和38台“海马斯”。加上其他国家援助的,数量其实并不少。
但在常规炮弹的消耗上,却还是俄罗斯占绝对优势。在俄乌激战的高峰时期,常规的大口径炮弹消耗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俄军一天就可以打掉6万发,乌军虽然少一些但也有3万多发。而哪怕是最大规模的空袭,一天上百发导弹已经相当了不起,而且一般也不能连续发动。
在战争的僵持阶段,就靠双方拼炮弹
哪怕上了远程的“海马斯”,也还是压不倒俄罗斯的炮兵,这也算是北约国家作战思路导致的结果。没有充分考虑消耗战的影响,对于常规火力持续性准备不足。
美国和欧洲现在的155毫米炮弹生产能力加起来都不够支持乌克兰,这可能才是美国拿出来集束弹药给乌克兰的真实原因。这类炮弹虽然库存有300万发,但它们的适用性可没有那么强,“啃”坚固工事是必然不如常规155毫米炮弹的。美国最终还是要考虑最“简单朴素”的那些155毫米炮弹从哪来的问题。
常规炮弹不够用才会想到集束弹药
而且只是一个乌克兰战场就显示出这个迹象了,那未来要是美国北约自己需要和俄罗斯打呢?现在瓦格纳集团已经在白俄罗斯蠢蠢欲动,让波兰等国家紧张了。俄罗斯不像伊拉克那种能用少量精确制导炸弹就能打服的对手,若是美军自己下场,照样需要源源不断的炮弹供应才能获得优势。
所以美国生产155毫米炮弹的斯克兰顿弹药厂,也才会计划要把产量翻几倍,如果不这么干,可能到来的更大规模战争就不要想打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