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战场上的炮兵大战,终于让曾经一门心思坚持精确打击的美国军队也开始反思了。根据美国陆军未来司令部詹姆斯·雷尼将军的说法,美陆军正在制定一项新的常规火力战略,预计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实施。
乌克兰战场俄军炮兵损失巨大,作用也巨大
他承认:“精确火力很关键,但常规火力也很关键。。。我们在乌克兰看到的一切都与精确射击、新兴技术有关,但战场上最强大的杀手是常规、高爆的火炮”。
雷尼说将美国陆军考虑用新技术来增强战场常规火力,要考虑引进机器人技术,比如用来装填弹药。之前美国陆军是不信赖自动装填的,这就导致它的火炮射速不如中俄,但这次也妥协了,就是为了更高的火力密度。
除了射速之外还有射程,发射药的进步可以使中程火炮的射程不亚于远程系统。美陆军正在开发一种增程加农炮系统,打算使用58口径炮管,安装在BAE系统公司制造的“帕拉丁”155毫米榴弹炮的底盘上,如果研发成功,对现有的主流52倍口径火炮是会形成射程压制的。
更长的身管,是美国陆军的追求
觉得打得不够远,火力密度不够,这不就是解放军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吗?曾几何时,西方还嘲笑中俄陆军中的“大炮兵主义”,觉得精确制导弹药就足以解决问题。怎么连美国如今也有了这种症状了?其实也是慢慢吸取教训的结果。
美国在冷战结束之后,打的基本都是海外干预和反恐战争,并不需要和旗鼓相当的对手去地面对决,所以长期意识不到常规火力的重要。这些场合对常规弹药的消耗没有那么大,而且在城市居民区里“反恐”任务,用精确弹药执行也可以少点舆论压力,对这种弹药的迷信就和反恐战治安战一样,一度蒙蔽了美国军方的眼睛。
哪怕是苏-34这种战斗轰炸机,也不敢多出动投弹
不过好景不长,乌克兰战争发生了,这等于是缩小比例的俄罗斯和北约决战。战区的空中对双方都太危险,出动轰炸机凌空轰炸的搞法,俄罗斯尝试了一下被打掉几架战机后就没再继续。而无人机的载弹量又太小,所以这个时候起到更大作用的,就只有陆战之神——炮兵了。到后来空天军就主要干一些远程巡航导弹打击的工作,用来点穴清缴人员集结地或弹药仓库,以及打击基础设施。
而一个村一个城镇的争夺,炮兵就是主力了。之前,美国陆军已送出大量火炮援助乌克兰对抗俄罗斯,其中包括至少198门各种型号的155毫米榴弹炮、72门105毫米榴弹炮、数百万发炮弹和38台“海马斯”。加上其他国家援助的,数量其实并不少。
但在常规炮弹的消耗上,却还是俄罗斯占绝对优势。在俄乌激战的高峰时期,常规的大口径炮弹消耗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俄军一天就可以打掉6万发,乌军虽然少一些但也有3万多发。而哪怕是最大规模的空袭,一天上百发导弹已经相当了不起,而且一般也不能连续发动。
在战争的僵持阶段,就靠双方拼炮弹
哪怕上了远程的“海马斯”,也还是压不倒俄罗斯的炮兵,这也算是北约国家作战思路导致的结果。没有充分考虑消耗战的影响,对于常规火力持续性准备不足。
美国和欧洲现在的155毫米炮弹生产能力加起来都不够支持乌克兰,这可能才是美国拿出来集束弹药给乌克兰的真实原因。这类炮弹虽然库存有300万发,但它们的适用性可没有那么强,“啃”坚固工事是必然不如常规155毫米炮弹的。美国最终还是要考虑最“简单朴素”的那些155毫米炮弹从哪来的问题。
常规炮弹不够用才会想到集束弹药
而且只是一个乌克兰战场就显示出这个迹象了,那未来要是美国北约自己需要和俄罗斯打呢?现在瓦格纳集团已经在白俄罗斯蠢蠢欲动,让波兰等国家紧张了。俄罗斯不像伊拉克那种能用少量精确制导炸弹就能打服的对手,若是美军自己下场,照样需要源源不断的炮弹供应才能获得优势。
所以美国生产155毫米炮弹的斯克兰顿弹药厂,也才会计划要把产量翻几倍,如果不这么干,可能到来的更大规模战争就不要想打赢了。
除了火力密度和射程之外,美国人肯定也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反应速度,怎么最快地打了就跑。这对于现在的美国陆军炮兵部队来说也是个不小的问题,因为美国陆军还有数量庞大的牵引火炮比如M777,虽然它们是轻到可以用直升机来吊,但真和相同级别的对手打起来,对方能让战区上空有飞行物体吗?
美国的机动式火炮并没有那么发达
所以增加卡车炮和履带自行炮的问题,美国陆军恐怕是要再考虑一下了,要和中俄这种大炮兵匹敌,火箭炮也得升级,“海马斯”目前看起来是占便宜,但它现有弹药的射程以及火力密度,在面对比俄罗斯更强,拥有完整体系的对手时,是不够用的,怎么着也得达到解放军PHL191的水平吧。
以美国的技术实力,意识到问题之后,当然是有能力针对性改进的。不过生产速度有多快(产能),成本是不是可以负担(经费),这就是两只巨大的拦路虎了。这些装备单价看起来可能是不算多贵,但陆军装备的数量和海空军不一样,数量少了不顶用,这笔钱能否弄来也是个问题。
“海马斯”各方面都不如191火箭炮
为了获得针对解放军的优势,美国各军兵种需要用钱的地方都有很多,美国陆军目前地位也就比海军陆战队高一点,只是所谓的“三等人”。它们这次的需求确实比以前更贴近实战,但到底能不能得到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恐怕还得画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