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不久前发生的瓦格纳兵变事件,更像是一个圈套,在诱使乌克兰投入更多兵力展开反攻。结果表明,俄罗斯在这场兵变中毫发无损,相比之下,乌军的反攻行动则因遭到俄军暴击而损失惨重。种种迹象表明,乌军的反攻行动已偃旗息鼓,并从进攻转入防御状态。
美国参联会主席米利日前表示,“不要对乌军的反攻行动抱有任何的幻想”,实际上是在以另外一种比较“体面”的方式,承认乌军的进攻行动正走向失败。据《参考消息》报道,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马里亚尔日前表示,乌军在南部战线“取得进展”,但同时也承认“俄军在东部4州向前推进”。
按照乌克兰政客一贯的处事方式,他们出于鼓舞士气和向西方金主邀功的需要,对俄乌战况的介绍从来就是报喜不报忧,只谈“取得的战果”,不谈战场损失。他们这时候不但承认“形势复杂”,还罕见宣称“俄军的推进”,那说明前线形势应该是“惨不忍睹”了。
实际上,综合外媒近期的报道显示,乌军从上月初发起的这场大规模反攻行动中,虽说是占领了一些小村庄,但却承受巨大装备和人员损失的代价。尤其是在瓦格纳兵变事件发生之后,俄方为消除因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对乌克兰全境军事目标发动更为频繁和猛烈空袭的同时,近期还开始在乌东前线发起猛烈进攻,并夺取了很多土地。
所以说,在乌军被指转入防御状态之后,马里亚尔所言的“到处都在战斗”,应该是俄军在乌东前线发起猛烈进攻的结果。显然,乌军现在的军事行动,应该难以扭转战场形势,毕竟,从华盛顿、北约和欧盟近期屡屡谈及和平议题的情况来看,乌军的损兵折将、北约军援的难以为继,似乎让很多人都在考虑如何“体面”地结束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