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6月28日电6月28日上午,国台办在新闻发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提问: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访华期间,多次重申美国长年以来的“一中政策”,强调不支持“台湾独立”。民进党当局对此不予置评。请问美方有关表态,对遏制岛内“台独”势力搞“倚美谋独”是否有积极作用?
朱凤莲:美国政府就台湾问题作出过明确承诺,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些承诺清清楚楚体现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美国总统拜登也多次讲过不支持“台独”,无意将台湾作为谋求对华竞争优势或遏制中国的工具。去年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时,美方重申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此次美国务卿布林肯来访,明确表示美方遵守拜登总统作出的承诺,重申美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
正告民进党当局,“台独”是绝路。勾连外部势力挑衅谋“独”,编织所谓“国际社会支持”的谎言,欺骗不了岛内民众。
布林肯结束访华,回国前向中方做出承诺:不支持“台湾独立”
王毅主任把话说透了,中美关系处在一个关键节点,合作还是冲突美国需要作出选择,布林肯再次重申拜登不支持“台独”承诺。
如果说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6月18号跟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会谈,多少还有一点初见面的寒暄和客气在其中,那么6月19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与布林肯会晤的过程之中,话就说的很透彻了。
王毅主任说,眼下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节点,对话还是对抗,合作还是冲突,需要美国做出选择。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外交活动中一般说话都比较含蓄和委婉,像王毅主任这么直截了当的把话彻底说透,明确的告知美国眼下中美关系处在关键节点,要如何选择得看美国怎么做,是比较罕见的。
那么这种直截了当的背后,向外传递了什么样的信号呢?这其实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从中美关系的现状来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其实在与美国的外交活动之中,是比较讲礼貌和客气的。但是美国却没有用善意来回应中国的这种“客气”。
说的直白一点,在美国用尽各种手段打压中国的背景之下,中国本应该直接当面斥责美国,但那么做,就很容易把中美关系推到僵局,同时也不符合中国人“凡事留三分余地”的习惯。
因此,在美国无理打压中国的背景下,我们依旧对美国秉持着一种基本的“客气”,这种客气,既是中国自身的涵养,也是给美国留下的余地。
更准确一点说,是给美国留下的改正错误的空间。但是,美国政府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忽略了中国的这种委婉和客气,装作没事人一样,一边对中国重拳出击,损害中国核心利益,围堵中国发展空间,另一边却装作积极的寻求跟中国沟通。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跟西方政客打交道,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话交流。现在王毅主任在跟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会晤的过程中,直截了当的指出,当前中美关系处于关键节点,恶化的原因是美国错误的对华认知和政策.
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得美国方面自己选择是向中国释放善意,缓和矛盾,还是继续嘴上一套,手上另外一套,导致中美关系从竞争走向对抗。
简而言之一句话,王毅主任的这种直接,首先是中国开始“用美国听得懂”的话,跟美国打交道的表现。
其次,从是非对错的角度上,王毅主任的直截了当,其实也体现着中国对美国的一种不满和愤怒。
自去年11月份,中美元首在印尼巴厘岛会晤之后,中国方面一直在以最大的诚意,推动中美关系走向缓和,但是美国是如何做的呢?
2月份的“气球事件”,一件本身根本不值一提的民间意外事故,硬是被美国炒作成了“军事摩擦”,用于气象科研的飞艇,也被说成是“高空侦察气球”。这事其实不大,但美国方面的反应,却充分的暴露了其对中国的恶意。
布林肯还以此为由,主动单方面推迟了访华计划,这又表现出了美国对中美关系的消极作为。
再加上其后美国对台军售,同意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以所谓“过境”的名义窜访美国等等。
凡此种种,都是违背拜登政府在去年11月跟中国国家领导人会晤时做出的承诺的。更重要的是,到现在为止,美国都没有对这些错误行为做出更正,反而有点变本加厉的趋势。
从这个角度讲,现在虽然中国从全球和平稳定的大局着想,同意了美方不断要求的恢复中美高层对话的请求,但是中国对于改善中美关系的耐心,却已经在美国种种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中,消磨殆尽了。
王毅主任直截了当的告诉布林肯,现在中美关系如何发展,需要美国做出选择,实际上就是说,我们中国能为缓和双边关系做的贡献,都已经到头了,别的不说,仅仅是忍着美国一系列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依旧同意恢复双方高层对话,就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事情。
因此接下来美国如果真的想要缓和中美关系,管控双方分歧的话,那么就得做出实际行动来,不能全靠嘴说,更不能指望中国继续妥协。
最后,从美国自身的角度来讲,王毅主任直截了当的说法,其实也是对布林肯所在的美国民主党政府一个提醒。
眼下2023年已经过去了一半,距离2024年,也就是美国明年的大选年,只剩下不到半年时间了。对于民主党政府来说,如果想要缓和中美关系,这半年几乎是唯一的时间窗口。
因为一旦大选季来临,鉴于眼下美国国内反华都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的舆论,民主党和共和党为了能够赢得接下来的总统大选,势必在对华关系上更加强硬,到了那个时候,拜登政府就算想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实际上也没有空间了。
共和党不会给他们机会,民主党的选情也不允许拜登政府在改善与中国关系上做出实质上的友善举动来。
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王毅主任说现在中美关系处在一个十字街头,而接下来是要走向合作还是冲突,竞争还是对抗,得看美国自身的选择,也算是给拜登政府提个醒,民主党如果真的想管控中美关系的话,至少就要在最近的这半年内,拿出战略魄力来,真正的做出有利于中美关系改善的实际行动,而不能只是口头说说,继续把事情往后拖。
时间越往后推延,对拜登政府越不利。因为再过半年,中国还是那个中国,但是2024年的美国,还是不是今天这个美国,就真的不好说了。
据了解,王毅主任在与布林肯的会晤中,明确提出了四点要求,其中要求美方停止炒作“中国威胁论”,取消对华非法单边制裁,放弃对中国科技发展打压,不得肆意干涉中国的内政,并着重提到了台湾问题。
而随后,布林肯再次重申不支持“台湾独立”。但还是那句话,中美关系是否“稳定”,关键需要美方言行一致。(责任编辑:杨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