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印度拒绝乌总统参加G20 俄投桃报李

    2023-06-10 08:42:08 来源:田柳Talk

    今年9月由印度主办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将是2023年最重要的一场国际峰会。在峰会召开之前,印度一锤定音,苏杰生于近日正式表示,印度不会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参加此次峰会。

    苏杰生对媒体表示:“峰会成员国和首要组织名单在去年12月印度刚刚担任轮值主席国时就已宣布,印方没有评估和讨论关于乌克兰参会的问题。”

    这一决定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印度在俄乌冲突上一直奉行中立立场,但西方始终视G20峰会为G7之后最重要的国际舞台,他们想要推动乌克兰参与各种国际重要会议来促进俄乌局势向着自身意识形态方向发展。

    印度外长苏杰生

    印度的决定不仅关系印度、乌克兰和俄罗斯三国的利益和立场,也影响西方国家及其他G20成员国以及国际社会的态度和行动。而且现在对于印度来说,相比于泽连斯基出不出席,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出不出席峰会。

    俄罗斯不仅是G20国家,还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且还是印度重要的发展伙伴。对于G20峰会,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投桃报李地表示,普京有可能会赴印度参会,但目前尚未决定,俄罗斯仍然希望全面参与G20模式。

    去年的G20领导人峰会,是由俄外长拉夫罗夫带队参加的。说实话,在印方眼里,他们对于乌克兰的参与并不感兴趣,美西方将乌克兰弄进G20会场,无非就是想把G20也打造成泽连斯基表演的舞台,让其通过演讲等手段继续争取支持。

    普京

    之前在联大会议和G7峰会上,他们都是这么干的,甚至还在拍照时给泽连斯基安排了个C位,以示西方集团对其支持。

    而G20是由全球最具经济实力和地区影响力的20个国家组成,允许乌方参会和发言,等于是让全世界都给泽连斯基站台。印方不想让G20峰会成为乌克兰博取全球同情和支持的舞台,更不想让会场成为双方意识形态撕扯的现场,也不想因此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或反对。

    上个月,印度自己刚刚因为在克什米尔举办G20旅游会议,而引发中国、沙特等国的抵制。如果泽连斯基出席G20峰会,几乎可以肯定会引起中立派其他国家的反应和干涉,导致峰会气氛紧张和尴尬,影响峰会的效果和成果。

    G20峰会

    因此在领导人峰会上,印度不想再节外生枝,而是希望集中精力解决全球性的挑战和问题,确保本次峰会正常进行,不影响自己的风评和国际威信。而且就乌印关系来说,莫迪已经给足了泽连斯基面子。

    在上个月的G7峰会上,莫迪在和泽连斯基的会晤中表示,“印方理解乌克兰人民的痛苦,将尽一切可能帮助乌克兰。”同时,他还重申了印度支持乌克兰领土主权完整的原则。

    印度和乌克兰并非紧密合作伙伴,能做到如此已经足够了,乌克兰还想奢望印度在G20上给其留下活动空间,属实过分了。

    莫迪和泽连斯基会晤

    而另一方面,和俄罗斯的关系,对于印度至关重要,双方有着传统的密切联系,在外交和贸易方面都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印度是俄罗斯最大的武器进口国之一,也是当前俄罗斯能源市场的重要客户。两国在核能、航天、科技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项目。

    此外,印度和俄罗斯还共同参与了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以及在一些国际事务上的协调和沟通。

    印度不愿意因为邀请泽连斯基,而损害与俄罗斯的关系,也不想给普京出席G20峰会造成障碍或压力。此前,印度在西方主导框架下同乌克兰的多次接触和一些偏向西方的声明,俄方都表示默认,没有像美国那样强行要印度改变立场。

    俄印首脑会晤

    如果印方允许泽连斯基参会,俄罗斯方面大概率会抵制,这对于俄印关系的影响很大。印度不仅不能让泽连斯基参会,还要在峰会上坚定维护俄方的各项利益,确保俄罗斯不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孤立。

    当前,美国印太战略将印度推到风口浪尖上,印度严格中立的立场已经无法在当前大国博弈的局面中保持,与其放弃主动权,任由美西方在自己的主场峰会上操弄国际局势,不如拥抱多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一方,为自己在国际上确立一个更加公正客观的形象。

    今年7月,印度将以线上方式主办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中、俄、巴都将出席峰会,这对于印方解决区域冲突矛盾、发挥地区影响力有着更大的作用。印方应该抓住机会,适时而变,摆脱当前两边得罪的尴尬局面。

    (责任编辑杨靖)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