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花园口决堤事件 隐瞒29年的秘密,89万百姓被淹死,日军死了多少人?

    2023-06-07 09:18:14 来源:狐狸美食

    这是一场惨无人道的洪水,直接造成89万无辜民众死亡,1200万人沦为难民,背井离乡。但这一切都不是天灾造成的,也不是侵略者编造的,而是我们“自己人”策划的人祸。


    被蒋介石直接炸了,然后把罪责推到日军头上。终于,被国民党隐瞒了29年的秘密——花园口决堤事件。现在回首历史,我们不禁要问,当年的“元元决堤”,夺去了数万同胞的性命,让百姓受了这么大的苦,是功还是过,真的值得吗??


    事件起因

    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如火如荼地打响。然而,日军的进攻非常迅猛。从东北一路南下,先后占领了天津、北平、上海、苏州,最后连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也攻陷了。之后,南京大屠杀的噩梦出现了。中国军队节节败退,日军变本加厉,极为猖狂。甚至放出“三个月灭中华”的豪言壮语。


    结果大家都知道,蒋介石在上海下令积极反扑。这一决定,首先是引导日军由南向西侵略,从而扩大我军的作战优势;二是让世界了解日本的野心,以便日后申请国际援助更容易。这场淞沪会战也直接打了日本的脸,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内灭中国的妄图。


    但是好景不长。次年5月,日军东飞师攻占徐州,拟自北向南挺进陇海线,直逼黄龙,夺取当时兵家必争之地郑州。如果郑州失陷,日军不到两周就能打到武汉。当时,淞沪会战取得胜利,许多工厂的物资设备都转移到武汉。如果武汉也沦陷,日本再向前一步全面占领中国,后果不堪设想。为保卫郑州,蒋介石亲自飞抵战区指挥。这时,土飞原师派兵渡过黄河,阻止我援军增援,形成孤军。我军人数占优势,按理说就算是精疲力尽也要杀了他。于是,土飞渊师开始突围,并将目标锁定在蓝凤身上。桂永清是蒋介石最得意的将领之一,负责守卫兰峰。他率领的军队装备精良,甚至还有德军坦克。不料桂永清只守了一天就逃走了,蓝枫倒下了。


    但是即使土肥源师团突围而出,也很难突围出人数上占绝对优势的国民党,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可能。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日军还没有打算占领商丘,守卫商丘的部队不战而逃,将地盘拱手相让,断送了歼敌良机。至此,国民党军队投入了15万余人,却未能全歼只有2万人的日军。就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澜峰之战可谓千古笑柄。


    随着日军占领开封,开始向开封进军,郑州已经岌岌可危。面对这种困境,蒋介石也很着急。这时,部下程潜提出建议:“以水代兵,开黄河破堤,阻敌西进”。“以水代兵”的建议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提出。


    早在1935年,蒋介石的德国顾问法尔肯豪森就提出要以黄河为最后一道防线,如果万不得已,让洪水阻止敌人的入侵机械化部队。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提议竟然被蒋介石实现了。当时的情况,的确是生死之秋。思前想后,蒋介石还是一拍桌子,决定以小牺牲换大胜利。千算万算,不如天算。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决定会造成多大的损失。攻破堤防

    命令一发出,下面的士兵就开始执行了。虽然大家都知道后果是什么,但没有人敢违抗命令。


    最初的地点不是花园口,而是赵口。但是,由于此时黄河处于枯水期,赵口流沙多,挖不出来,所以我改变了地点,最终决定在花园口执行这个决定。堤计划。在此期间,蒋介石考虑到事态的紧迫性,担心手下的士兵会有女人的仁慈,所以多次发电报敦促实施该计划。


    经过两天两夜的挖掘,在炸药的催动下,终于在1938年6月9日清晨,花园口大坝被炸毁,黄河之水如脱缰的野马般奔涌而出那已经松散,倾泻而下。雪上加霜的是,夏雨将至,突如其来的大雨,让黄河的水量急速增加。汇合后,泛滥的河水开始浩浩荡荡地向下游冲去,一夜之间,黄河中下游瞬间变成了汪洋大海。


    损失惨重

    然而,更可气的是,国民党并没有将这个计划提前通知民众,也没有组织疏散行动。反而是把炸堤的责任推给日本,让记者大肆报道。这导致无辜的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面临洪水袭击。


    据统计,此次洪水造成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发生洪灾,89万无辜群众在黄汛地区丧生。而逃过一死的,也逃不过家破人亡的绝境。仅在河南省,就有超过1200万居民流离失所。而且,洪水直接冲毁农田,生产无法继续,饥荒接踵而至。遍地的尸体导致了瘟疫、霍乱和其他流行病。花园口堤防溃口与后来的闻喜大火、重庆防空洞事件并称为抗战史上的三大惨案。

    堤防溃口给黄河和流域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影响一定是深远的。如此之多,以至于国民党花了八年时间才阻止了这次入侵。黄色洪水区虽然已经消失,但烙印在人们心中的伤痛却永远不会消失。


    不过回过头来看,破堤的目的是为了阻击日军,那么日军到底受到了多大的伤害呢?被洪水猝不及防,有的淹死了,有的病死了,有的被中国士兵歼灭了。许多坦克和大炮也被洪水淹没,预期的进攻路线被打断。伤亡总人数超过7000人。与日军相比,中方吃的可不止一点点。这种伤敌八百,自伤一千的行为,是极其不能接受的。那蒋介石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从历史客观来看,他这样做值得吗?


    破堤的功过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要么中原不失,后方失守,亡国;这样一对比,似乎破堤放水确实是小保大的不得已。毕竟在堤防溃决后不到一个月,中国人就开始反扑,黄河泛滥区的日军基本全军覆没,日军的入侵计划也被迫停止,给了中国军队可乘之机呼吸。花园口大堤的溃口,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日军进攻的进度,为调整后方战场地位获得了契机,为日后的持久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战略布局来看,确实是立功了。


    但是堤防决口所造成的罪恶远大于这个功劳。最后,日军改变进攻路线,从长江北岸进攻武汉,武汉保卫战爆发。仅仅过了四个月,武汉还是沦陷了。但这短短的四个月,却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89万无辜民众在这场人祸中丧生,比惨烈的南京大屠杀还要惨烈!这仍然是中国人造成的自残行为,即使确实延缓了敌人入侵的进度,又怎能激起人民的愤怒呢?谁来安慰那些在洪水中丧生的灵魂?那些被迫失去亲人沦为难民的无辜百姓,谁来弥补?谁能来?谁敢来?谁值得来?


    再说了,有必要破堤吗?这是不可避免的吗?如果蒋介石的两个部下没有跑路,坚决抗敌,那15万人和超过日军的高端武器,怎么可能打不过2万日军呢?能打得好,又怎么会采取后面被迫破堤的不得已手段呢?89万同胞怎么死的?


    退一万步,就算兰风还是败了,也得走到破堤放水这一步了。那为什么国家政府不把损失降到最低呢?历史上曾有破堤放水阻敌的案例。17世纪,荷兰为了抵抗法国的入侵,做出了完全相同的决定,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


    当时的荷兰是在慎重考虑堤坝破裂的后果和影响后做出的决定,并提前进行了周密的安排,提前通知了当地居民并组织疏散。也许你会说,荷兰人少,疏散行动不费吹灰之力!但重点不在于行动毫不费力,而在于当时是否有一颗为数万人的安危着想的心。


    显然,蒋介石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为了不成为万人唾弃的罪人,他还召集记者大力报道,将责任推到日本头上,企图为自己的行为讲道理。甚至战败逃离台湾后,他也不敢公开此事,导致真相被埋没了29年。那些白白死去的无辜灵魂,那些因为他的决定而受尽苦难的人们,也被蒙在鼓里整整29年。


    真相大白之时,让人悲痛的不仅仅是民国政府的不作为,还有数以万计本该活着的人。下跪前,他们甚至可以老病死,不该死在不该舍命的洪水中。这场由日本挑起的惨绝人寰的战争,促使蒋介石下达了不容违抗的命令,导致惨烈的牺牲,最终定格为无法挽回的历史。

    (责任编辑杨靖)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